藏友们的“心头好”
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1955年
1955年是中国粮票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各种粮食票证铺天盖地地进入中国社会。以“粮食部”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1956年、1957年版同1955年版印刷色、式样及背面说明均完全相同,都属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体系。1955年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一套5枚,分别为肆市两、半市斤、壹市斤、叁市斤和伍市斤。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是全国粮票的“领头羊”,带动各省市发行的1955年的地方粮票也都价值不菲。
196×年全国粮票
1955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出现后,1956年版和1957年版陆续投放市场。由于有假粮票,酝酿已久的新版全国通用粮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亮相。 遗憾的是,票样印好后最终没有发放。业内人士称,之所以没能进入使用渠道,可能是因为票面设计有缺憾,而市面上看到的也只是幸存的196×粮票票样,它也因此搭上了“物以稀为贵”的顺风车。
1960年解放军入藏后第一套粮票和新疆莎车购粮券
1960年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粮食管理局发行的地方粮票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是解放军入藏后的第一套粮票,票面上印有汉藏双语,颇具研究和收藏价值。
与西藏粮票类似,新疆莎车县购粮券上印有维吾尔语,存量也十分稀少。加之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粮票数量整体较少,能留存下来的粮票不仅价值高,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