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太阳和矿工,都能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太阳是宇宙的矿工,矿工是人间的太阳。”这是诗人对矿工的赞美。而对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钱营孜煤矿采煤事业部检修班副队长单曾灿来说,想要守护好这些“太阳”,心中每时每刻都要揣着“两个安全”。
何为“两个安全”?单曾灿解释道,一个是身边工友的“小安全”,另一个则是矿井生产的“大安全”。“只要看到‘违章’我就必须指出来,并和同事们一同把问题解决了,否则整宿都睡不着觉。”小单告诉笔者。在钱营孜煤矿工作3年来,他共消除事故点500多个。他常说:“我要做一只井下的啄木鸟,把危害矿区安全生产的‘隐患害虫’逮净……”从顶板裂隙大小、巷道压力强弱、电缆电器运转情况,到支架拉线、电器失爆、架棚支护等是否合乎安全生产规范要求,每天他都要仔细查看,有时候还要用尺子量、用棍敲……工友们打趣地说,单曾灿的眼睛就像“放大镜”和“显微镜”的集合体。
“朱师傅先别忙着进去,把帮上的浮矸撬掉吧。”2014年9月21日,单曾灿和支护工朱学良在3214工作面风巷挑顶,由于工作面刚过断层,超前压力大,因此出现了漏顶。朱学良急着赶任务,装着没有听见。
“朱师傅,你看看那块浮矸多危险。”单曾灿用手指了指煤帮里一块刚露头的矸石。
工作20余年还被别人教训,朱学良感到很没面子,忍着一口气没做声,继续向施工点走去。单曾灿连忙拽住朱学良。
“你这个‘熊孩子’,想干啥?”朱学良终于忍不住,发怒了。
这时候,只听“轰轰轰……”一连串的炮声从临近的开拓头传来,而前方的路面也涌起了大量煤尘。原来,受放炮影响之前那块浮矸从煤帮掉落下来,朱学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仔细看看,这块浮矸足足有1吨重,如果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朱学良气一下子消了,心里全是对单曾灿的感激。
今年4月的一天早班,潘明刚和单曾灿在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后准备下班。当他们走在下班路上时,单曾灿突然发现喷浆皮出现脱落现象,于是连忙让潘明刚停下来仔细查看一番,并提示其他职工不要通过此处。潘明刚说:“这个区域安监员和跟班领导经常走,而且这也不是咱们负责的区域,你就别多管闲事了。”单曾灿听后说:“你在这里等我一下,千万别让其他工友通过。”20分钟后,单曾灿带着钎子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在选好站位后,他用长钎轻轻一撬,一块矸石便落了下来……随后,单曾灿对潘明刚说:“事故往往发生在大家都认为是安全的区域,安全不分谁的事儿,谁看见了就是谁的事儿。”
有工友告诉笔者:“谁要是有‘三违’行为被他逮着了,他就像‘铁面包公’一般。”为此,也有人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单曾灿却毫不在意。
别看单曾灿在工作中视“三违”如仇,但在生活中对身边的同事却有“大爱”。有一次,单曾灿在电视上看到一起因雪天骑摩托车而酿成的车祸,立即想到很多工友也是骑摩托车上下班。怎样才能让工友们增强安全意识呢?经过反复思考,第二天他向矿区提出合理化建议,即设立“安全上下班”基金,每月为每位工友补助300元。单位领导当月就采纳了此项建议。
转眼间,单曾灿工作已有13个年头,在这13年里他不仅认真做好安全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坚持技术创新。笔者问他:“你这么努力工作为啥?”单曾灿笑着说:“只要工友们每天能开心上班、平安下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作者:李继峰/文 王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