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回复: 0

邱文军:车间里的百事通

发表于 2015-5-12 14:57: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邱师傅,钻不锈钢的钻头怎么总是粘刀,角度应该怎么刃磨?”“邱师傅,数控冲的程序应该怎么编辑,原点怎么选择?”“邱师傅,这种外形复杂的折弯,要怎样计算展开尺寸?”在车间里,“邱师傅”3个字无时无刻不回荡在耳边。
  “邱师傅”就是邱文军,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三机车间机加工段技术段长,2015年全国劳模。他不善言辞,一双爱笑的眼睛炯炯有神,总能让人感到几分亲切。“每天早上六七点就上班了,晚上十点后才下班。”工友说,“他几乎每天都是这样。”车间生产任务那么紧张吗?工友范师傅竖起大拇指:“他的技术水平高啊!什么活到他这儿,总能想到既省时省力又高效的方法,所以大家遇到疑难都来找他……”大伙儿对他的最多评价就是“技能精湛、任劳任怨”。所以,车间就有了这么一个百事通的“邱师傅”。
  作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精通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钻削中心等多种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工作。他多年如一日,勤奋踏实,虚心好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会多行。其精湛的钳工技能、熟练的数控能力,使他在日常工作中如鱼得水。由于他不推、不挑,会干、善钻,很多高精度、高难度的疑难杂症都得找他来解决。
  TCU框架是用于动车主辅变流器功率模块的国际采购件,采购价格高达万元以上,采购周期长,公司交货期经常受到制约,他带领TCU框架QC小组,经过2个多月的技术、质量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产品通过国产化验收,不仅成本降低了50%,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周期。风电线圈包扎由于其产品特点长期以来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工效低,质量得不到保证。邱文军带领攻关团队认真研究图纸、质量标准,设计多项工艺试验进行机械包扎验证,经过长达1年的摸索,终于设计制成半自动包带机,达到线圈包扎力度均匀,迭包率一致性误差<0.02/1000,一次装夹能够完成一根线圈5层所有绝缘包扎工序,保证线圈绝缘结构和机械特性的效果,包扎效率比手工包扎提高2倍;制作出的预布线工装和自制定位夹具,保证尺寸和外观,在北车质量集团质量专题总结会上,电控预布线法在全集团公司推广;改进数控折弯机定位,保证折弯一致性,使产品质量提高,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保证精益生产线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30%……
  四十不惑的他坚持特有的奉献和执着,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时时处处用“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的理念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上进,在工作中创新。(通讯员 王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