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回复: 1

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记中航一院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发表于 2015-5-12 14:59: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提及这些举世瞩目的航天重大工程几乎无人不晓,但它们却无一例外地与一个人产生了关联。他就是被称为“金手天焊”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高凤林。
  记者在该厂见到高凤林时正值午休时间。然而,当记者一提到关于火箭发动机的焊接问题时,高凤林便兴奋得像个小伙子,“30多年来,每天和焊枪、焊光打交道已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虽然有些乏味,但一想到自己焊接的产品会遨游太空,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高凤林说。
  练就焊接神技
  1980年,高凤林经过两年技校学习,走进了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氩弧焊组,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
  为了练好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基本功,年轻的高凤林在闪闪焊光中度过了无数个昼夜,并且一度出现了一些他人无法理解的“怪异行为”: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由于某些焊件表面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他的双手被烤得发干甚至发焦,手上的水泡更是“此起彼伏”。至今,他的双手仍有因烤伤留下的疤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高凤林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焊接出了第一个大喷管。未曾想,大喷管在经过X光检测时却显示,焊缝有200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
  有积累才能在关键时刻彰显英雄本色。经过从材料的性能、大喷管结构特点等展开分析排查,高凤林在高层技术分析会上,面对众多技术专家的质疑,底气十足地说:200多处裂纹是假裂纹!最终,经过200倍的显微镜下的剖切试验,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一台大喷管也由此成功送上了试车台,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这件事让高凤林名噪一时,但他的努力和付出却并未停止,相关的创新成果更是不胜枚举: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为实施大型氢氧发动机稳定燃烧装置的研制生产开辟了新路;解决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题,提高工效5倍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4:59:45 | 查看全部
被丁肇中点将
  提及自己职业生涯中诸多的辉煌时刻,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点名,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是高凤林难以忘记和自豪的时刻之一。
  2006年11月底的一天,高凤林突然接到了领导的电话:“丁肇中先生的秘书打来了电话,说丁老有一个项目遇到困难,请你出面去协助解决。”
  后来,高凤林才了解到,丁肇中先生领导的是由世界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低温超导磁铁的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之前已经请过两拨国内外顶级的专家、技术人员协助解决,但都无果而终。高凤林立刻到现场展开了基础性调研考证,并听取了之前两个方案的详细分析。高凤林认为,按照传统的控制方法,这两个方案都已无可挑剔,但对这种特殊结构,却存在重大隐患。随后,他向项目组陈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最终获得美国宇航局和国际联盟的认可。
  后来,丁肇中的秘书再次打来电话:“现在马上要进行项目实施阶段,丁老准备委托你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的实施……”
  临危受命却能力挽狂澜,高凤林带给大家一个巨大的惊喜。
  人生“痛点”
  虽然拥有众多耀眼的荣誉光环,但高凤林却有着挥之不去的人生“痛点”,那就是对家人“亏欠太多”。
  高凤林告诉记者:多年来家里的事情一直都由妻子打理,即使妻子怀孕期间自己都无暇陪伴,直到孩子出世,他才赶往医院;当母亲烫伤了双脚,他只利用午休时间,从食堂打出全天的饭菜送回家,晚上再连夜加班……
  “工作30多年来,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有些东西真的很难弥补。”在高凤林看来,自己现在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撑,“军功章”里有家人一多半的功劳。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我的价值是在焊光和熔融中实现的,它与航天事业联系在一起,我对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从没有后悔过。”高凤林说。
  近年来,高凤林还将传道授业、培养新人作为自己的另一项重要使命,他所倡导的“师带徒”、“一带一”,所创造的“焊接”育人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
  2011年,作为人社部首批命名的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高凤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至今他已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5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名、航天技术能手1名。每年理论、实操授课120多课时,听众、学员上千人次。( 王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