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3|回复: 0

新华时评:夏令营里的农民工子女令人动容

发表于 2009-7-23 18:25: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时评:夏令营里的农民工子女令人动容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7月22日电(记者 邵香云)在天津市博物馆近日举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中,30多名农民工子女好奇的眼神令人动容。虽然这些农民工子女参与这次夏令营活动只能有一天时间的体验,但有关方面的特意安排仍然值得充分肯定。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城市离不开他们,但他们却长期生活在城市的“























边缘”,因为种种条件的制约,无法真正享受城市的种种便利和社会服务。他们的子女在很多方面也无法和城市居民的子女一样真正拥有城市生活。考虑到这些因素,天津市博物馆特意与农民工子女学校联系,为他们提供这次“一日夏令营”活动。
    体验活动中,农民工子女表现出了对丰富的课余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来自四川绵阳的11岁小学生刘鑫,从1岁起就跟随父母来到天津,10年来从没进过博物馆,往年的暑期生活就是在家看电视或者自己玩耍。参加夏令营的30多名农民工子女经历大都与刘鑫一样。他们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童真的眼睛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小刘鑫告诉记者:“要是以后还能来就好了。暑假还很长,剩下的时间除了在家写作业,就是自己玩。”据刘鑫的老师介绍,这样的活动多是社会主动提供的,极为有限,也并非所有农民工子女都有机会参与,多数孩子的业余生活是很枯燥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农民工子女当然不是例外,当前情况下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怀。“一日夏令营”活动固然好,但人们更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农民工子女能够与城市其他孩子一样融入城市生活。    长远来讲,解决问题之道在于提高农民工待遇,使他们的子女有钱进行文化消费,但这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眼下较容易做到的是,相关城市管理部门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民工子女,建立一套制度,开辟“绿色通道”,让农民工子女有机会走进各种公共文化场馆。
    农民工子女所在学校也应多与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所思所需,及时与有关部门、场馆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帮助,多组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让农民工子女能够与城里其他孩子一起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