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回复: 0

公司更名迎合“风口上的猪”不可取

发表于 2015-5-13 17:48: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周末公布即将改名“匹凸匹”(互联网金融“P2P” 谐音)的多伦股份,周一开盘便在一片吐槽声中淡定涨停,引发一些人感叹资本“任尔笑骂,好处尽享”的势利。

  上市公司有没有改名的权利?当然有。随着重组成功或者主营业务的变化,更名更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上市公司有没有追逐市场热点,创新转型的权利?当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看,上市公司根据产业升级的方向,来调整企业投资决策,体现的是我国企业整体管理决策水准的提升。况且上市公司爱改名,即便在国外成熟市场也屡见不鲜。过往一个多世纪,从铁路股、采矿股,再到生物股、网络股,许多欧美国家的上市公司改弦更张也是不亦乐乎。

  但是,依据现有公开资料来判断,“匹凸匹”这种“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甚至连经营范围变更都尚未获得工商部门审批,只处于设想之中”的转型之下的更名,只是一种在市场对热门概念追捧的大背景下的蓄意迎合。回视过往,不乏一些股价较低或者主营业务不佳的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字面上的更名变化,使公司迅速跻身热门行业上市公司队伍。经验表明,其短期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有研究同时证明了上市公司改名后短时间内投资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存在,并且主营业务与新名称无关的公司,更名后的涨幅更大,后者颇具黑色幽默。结合以散户为主的A股投资者构成,散户对股票买卖缺乏基本面的研究,看懂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只占少数,这幽默并不令人意外,更令人无奈。

  稍作思考的投资者应当不难发现,仅凭一个受投资者追捧的公司名称去争当“风口上的猪”,并不足以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对于此类型的上市公司,其长期发展前景,只有三个字——“天知道”。湘鄂情—中科云网—*ST云网,这一路径便是一例活生生的实证。类似路径下,有人得利,如高位减持套现的大股东,更多人受损,如在高位接盘,指望挣一把就撤的散户投资者。

  监管层目前对上市公司更名尚无明确限制,只需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并到工商局缴纳一定的登记费用变更登记。这平添了不少公司用概念炒作来替代主营业务变更的冲动。显然,概念炒作的难度要比资产重组低上许多,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也不可相提并论。可以预见,在巨大的赚钱效应面前,市场并未能及时充分消化所有信息,“匹凸匹”类上市公司更名行为今后亦将难免。

  不久前热播的韩剧《匹诺曹》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名词——匹诺曹症候群:只要一说谎就会打嗝,直到说出真相打嗝才会停止。显然,从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角度计议,应当施加信息披露等监管外力,让类似或有说谎行为的上市公司打嗝不止,让投资者容易辨别,直到其说出真相或遭到应有的处罚。对此类“匹诺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除强化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之外,应当要求其对未来规划的相关性和合理性做出说明,同时有必要重点监控其更名行情前后,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