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投资者们买到的这些大腕作品究竟有多少艺术价值,这并不是买家所关心的,买家只在乎是否升值。即便到手的是烂画,只要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大腕画都是“烂画”,也不是所有的艺术投资人都不懂艺术。拍卖天价的大腕画家就像一组火车头,这组火车头画家水平也是有上下的。被炒成天价的大腕作品有很多种类:有些作品是“跟风国外到国内充前卫”,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推动过中国当代艺术,但是在国际当代艺术界来看只是借鉴模仿的山寨作品;另一些艺术家没有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缺乏基本艺术功底,但是会玩弄各种新式符号,勤于跑各种艺术场子,到处露面,尽管他们的作品在专业艺术界被人瞧不起,但这些人在江湖上交际广,人气旺,会引起艺术投资人和艺术炒作集团的注意,列为重点投资炒作对象。这些大腕作品语言结构上模仿西方,但还是有一些个人特色,或者某个时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态度。在国内广泛上排行榜,艺术媒体上封面、头版头条,评论家们下功夫把许多专业理论往上套。
与此同时,雄厚的资本集团介入了艺术市场的炒作,国际知名老牌拍卖行和国内拍卖行纷纷拍卖大腕明星作品并屡屡刷新天价。有些艺术家早期在中国范围内还称得上有语言探索和先锋姿态,但被资本集团下订单后,开始将艺术“企业化生产”,或者“成批生产”。订单太多了,自己画不过来找枪手画。有些大腕画家找出一些现成图像拼贴修改,然后出一摞“电脑效果图”扔给助手照着画,助手画完了,自己添几笔调整一下,签个名,然后一卖就是几百万上千万。有些没找助手的大腕画家,则是画法越来越简化,比如“细密画法”改为“狂草画法”,一个人物的脸原来要五天画完,现在只用半天。这已经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虽然每张画绝对的意义上不一样,但换一个角度再画一张,在一个小细节上变一下,实际上是“变相复制”。这种已经没有探索价值的新作却是越卖越高。艺术市场的天价作品应是得到公认的艺术史代表作,就是毕加索,也有天价作品和一般作品之分,而中国的艺术拍卖则把这些大腕明星的所有作品都标成天价,而且把才出炉的新作品都标成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