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四张,估价80-120万,落槌价850万美元。这件拍品创下当晚的最高成交价实在令人感到有些意外。它从几十万开始起拍,直接被场内买家跳价到300万和500万。竞价过程中,来自中国的现场买家操着十分Chinese的English,诸如竞价的时候来一句‘hello’‘it's mine?’喜感十足。”项立平评论。据他透露,最终的买家应该是来自中国江苏的藏家朋友。
项立平同时也指出,四张圈椅850万美元落槌,这样的纪录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被打破。“说实话,安思远旧藏的明式家具尽管都十分开门和整齐,但似乎并没有任何一件称得上是令人惊叹的绝世藏品,但由于安思远对于明代家具研究的名气太大,因此,现场的黄花梨都拍得不错。”
“一张明代的椅子就240多万美元,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比我的心理价位高出了5倍多。这么多中国艺术品以超过底价10倍的数目成交,除藏家因素外,说明它们本身附加的文化价值也很高,而且这些价值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尽管我买不起,但我为此感到高兴。文化艺术值钱了,难道不是好事吗?”知名主持人王刚感叹。
“安思远的这批珍藏之所以高价成交,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处和新鲜度。这些拍品不但有很好的出身,而且在市场中鲜少露面,所以买家对其有很高预期。”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总裁王晓文表示。
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对媒体表示:“现在看来,佳士得甚至不用做宣传就能轻易获得此次拍卖的成功,因为‘安思远’三个字就是绝佳的广告,只要是他的收藏,必然都是生货。”董国强强调,无论市场活跃与否,只要是出处好、流传有序且较为稀少的作品,一定会受到市场追逐。“一是特别稀有,如某艺术家特别不常见的题材且艺术水准非常高的拍品;二是文化属性比较强的拍品;三是出自资深藏家之手的拍品。”
“安思远现象适合于任何地方,必然也会在今年国内的春拍中有所体现。”董国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