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4|回复: 2

杞人为何忧“钴”?因为政府没跑过谣言!

发表于 2009-7-24 11:57: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13日、14日,网上热传河南杞县 “钴60泄漏事件”,后经核实确认并无发生泄漏,仅是辐照厂发生“卡源”故障。7月16日,国家环保部发布通告,确认当地环境未发现辐射污染现象。但7月17日,杞县 “放射源将爆炸”仍谣言四起,随之出现杞人忧“钴”的逃难场面:杞县一些老百姓为求保安全,冒着近40度的高温酷暑,拖家带口,逃往周边县市避难,汽车、拖拉机、三轮车等车辆一度堵塞了通往周边县市的道路。

  昔有杞人忧天,今有杞人忧“钴”,要问今日杞人为何忧“钴”?让我们看看事件的前因后果,即可略知端倪。起因是杞县一个辐照厂在6月7日发生了“卡源”故障。在故障发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社会上流言纷纷,网上肆意渲染,但当地政府吞吞吐吐,沉默寡言,没有及时、权威的发言,当地官方媒体自然也无可奉告。直到7月16日,环保部发通告确认当地未被污染之后,当地政府才作明确回应。此时,蚂蚁已经变大象,谣言已经蛊惑千家万户,“杞人”为保命逃难去了。

  当地人民政府竟然没跑过谣言,这显然是杞人忧“钴”、惶惶逃难的重要原因。谣言当然很可恶,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信息灵通的时代,谣言更是插上了翅膀。要看到,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中国,在有3亿多网民的中国,谣言的发生与发展,传播与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对社会的影响之大和危害之烈,都是空前的。而如果政府高度负责,有胆有识,当即立断,公开信息,迅速跑到谣言之前,那么,政府就掌握了主动权,群众就不会轻信谣言了。很可惜,在刚发生“卡源”事故之时,在“放射源将爆炸”谣言刚传出之时,当地政府动作有点迟钝,比谣言“慢半拍”,这就被动了。

  杞县由钴引发的事件,虽说专业性较强,需要严谨、周密调查,但基本事实并不复杂,不难说出真相。你不说,有人说,更有人信,事件从发生到蔓延,直至造成逃难恐慌,也就短短几天。谣言传播很快,7月14日,开封县居民张某转发了个帖子:“……现在科学家已经没有办法了,许多外国的科学家都过来了,可还只是坐以待毙!都没有招了,有些科学家来到后,看到没有办法弄好,都吓的饭都不敢吃,当天来当天坐飞机走!生怕核气传到他们身上……”。事后,张某承认,他本人在并不知道真实情况的情况下就转发了帖子,并表示十分后悔。7月18日,开封县公安局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将张某刑事拘留,另有几个在网上传播谣言的人也被拘留。

  政府的权威发言终于战胜了谣言,谣言的传播者终于被抓住了,“杞人”也被折腾得够呛了,虽然杞县的正常社会秩序正在恢复,但这一切都晚了,慢了,损失已经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杞县老百姓受的折腾,本来不该发生的。但事后若要问责,不能放过造谣者、传谣者,必须依法惩治。但有必要问一句:当地领导有责任吗?肯定有的。对于为什么有谣言,有人这样说,就是因为你不说;你不说,其他人就说;其他人说,就会乱说。这个说法未必十分准确,但它提醒领导注意,在突发事件面前,在谣言发生之时,要用好话语权,把真相公布,把事实摆出,用真话战胜谣言。通常说,“谣言止于智者”。笔者以为,要说“智者”,我们的各级领导最有条件当“智者”,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信息,还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关键在于他们以什么态度、什么方法处理这些信息,用好话语权。

  为什么有些小事变成大事、简单的事变得复杂,甚至好事变成坏事,往往因为有关领导缺乏政治敏感,甚至麻木不仁,该说的话憋着不说,该干的事憋着不干。他们的哲学是,多一句话不如少一句话,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但要知道,你憋着,谣言可不憋着,直至捅出大漏子,你再想憋也憋不住了。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杞县的事不正是如此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4 16:21:27 | 查看全部
为什么有些小事变成大事、简单的事变得复杂,甚至好事变成坏事,往往因为有关领导缺乏政治敏感,甚至麻木不仁,该说的话憋着不说,该干的事憋着不干。 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 09:31:38 | 查看全部
您好,我们是东城网警在互联网上的执法账号。我们的任务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互联网虚拟社会“巡逻”,及时制止违法犯罪信息在网上传播,首都网警提示您:谨慎交友!切勿与他人发生金钱关系!在遇到异地求偶,被索要联系方式以及被要求线下减免等情况时,提高警惕,避免各种诈骗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