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中石油川庆公司23队 胡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来到四川油建重庆分公司这个大家庭已一年有余。一年多的光阴里,我接触了很多的石油人,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中,我获益良多。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当属和我朝夕相处的23队班班长——游宇,他是我的第一位管工师父。
  初到公司,师父就给我留下了对待工作尽心尽责、任劳任怨的第一印象。为了公司,为了23队,为了台班集体,师父总是身先士卒,最艰苦的任务自己扛。还记得,在西三线时,师母怀胎十月即将临产,面对任务重、工期紧,师父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直到师母进产房当日,师父才赶回家,回家后师父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询问工地情况的进展,帮我解答工作中的疑难。
  师父常说:有些艰难困苦,既然避免不了就该坦然承担。师父乐观开朗的豁达情绪感染着台班集体的每一个人。每当有新同事入职,师父总是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在诙谐幽默中引导新同事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很多焊工、管工争着跟着师父干。每当完成一条管线,身体再苦再累,只要有师父在,我们的精神始终是愉悦的,心里也能装满沉甸甸的收获。
  我第一次下台班实习,是在潼南的管线,师父给我上了震撼良久的一课。当时,一个弯头出现焊口问题,需要从内部返修,最省事的办法是把管子先行切割再重新焊接。但前后管道已经焊接好了,一旦切割,至少得耽误一个星期的工期。师父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决定进入管子里从内而外返修,可是山坡异常陡峭,管壁非常光滑,焊工换了一个又一个,连爬上去都成问题。炎炎烈日下,管道似火炉,所有人都一筹莫展,师父二话不说,把鞋一脱,腰间挂上一根几十米长的绳子,艰难地向管道上方爬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终于听到师父呼唤焊工的声音。我跟随着焊工们一起爬到最上方的弯头看见,在闷热的管道里,师父为了让套在腰间的绳子成为我们攀爬的“路”,拼尽全力,用脚和背支撑着自己的身体,豆大的汗水湿透了全身。
  白天,当我们大汗淋漓,全身满是汗水灰尘时,师父总会让我们尽可能多休息,自己坚持留在管沟下砂焊口、对口、清理铁锈。即便焊工在焊口时,师父还是在太阳下看着焊工兄弟们。我那时不懂师父这样做的缘由,以为是因为师父不放心他们的工作,要监督他们。后来才明白,他是担心兄弟们的安全,因为管沟有塌方或落石,如果有人看着,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以便减少兄弟们的危险。当我们休息好了下去工作时,师父还在一个人带着民工做最苦最累的事。看到师父汗如雨下、满身尘土的模样时,我不禁打心里对其佩服不已。
  工作中有不懂的地方,我就会去请教师父。师父总会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我自觉对管工这个工作的天资不高,有时候师父讲了很多次的东西,我还是不能够得心应手地完全掌握。每次我不好意思再去问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师父会主动上前来问我,并不厌其烦地再一次给我讲解其中原理。师父最常给我说的一句话是: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你要多学习,不懂的一定要问,我不会骂你,把你教好了,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是我的成就。
  身为班长,师父不但平易近人,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吃苦,在对管道安装方面的专业技术更是娴熟扎实。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难点,师父总是能快速优质高效地制定出解决方案。尽管师父的技术已经十分扎实,但他依然孜孜以求,时常与前辈们交流工作经验、请教专业人士,不断奋发向上。
  从潼南到西三线,再到新疆,师父已成为我工作中并肩战斗的战友,生活中无话不谈的兄弟。在师父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实现了入职角色的转变,很快融入到了台班集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渐渐步入事业提升、阅历增长、人生丰富的轨迹中。感谢师父!师父您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