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性为中心,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各项社会管理,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物是三要素,其中人力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因素,因为人不仅仅是企业的经营者,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利益共享者,不仅是驱动企业行为的行为者,也是运行过程的实际操作者;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为人的需要而管理。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如何在基层建设中做好“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管理和执行能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进步。“人本管理”不是管理技术或手段,而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指导思想和管理意识,它是与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的。现结合车间实际,谈谈本人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地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员工的素质是作业区管理的关键,无论是个人能力、业务水平、知识文化等都要跟得上企业发展的要求。鼓励员工学习和提高,是许多成功企业培训文化的精髓。若想留住员工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给员工充电,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永远在前进,在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企业人自身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的最高目标。作为企业的一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技能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要热爱马钢、忠诚马钢、奉献马钢;有责任感、诚实守信。因此,人自身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坚持的最高目标,也是人本管理最本质的核心含义。重视个体是“人本管理”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从微观的层面说,无论多么庞大的组织都是由微小的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能力和积极性的提升,整体的力量只能是无能为力的力量和虚假的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管理思想。开发人、发展人必然成为人本管理的一项甚为重要的核心要求、原则及衡量标准。
二、运用标准、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所有的生产活动必须靠职工来进行和完成。生产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更换设备等方法逐步完善,但是人是有思想的,不加以管理,难以保持旺盛的士气和高扬的热情,因此基层管理的重心应偏向对人的管理,即通过对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使员工的工作更富有灵活性,并体现出责任感。具体实施:首先需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生产实践中,职工若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在促进生产的同时,应结合生产特点,制定相应标准,并形成制度化,来规范职工的行为。标准的制定,要征求职工意见,让职工参与讨论,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标准评价及考核体系,确保标准的贯彻、落实和持续改进。这是约束职工行为的保证。
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进取精神。企业的管理、技术、设备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如果职工的素质不随发展而提高,就会影响生产的顺利完成。企业应高瞻远瞩,结合实际工作,提前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例如:进行作业方法改进训练、技术更新的前期培训和相关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职工的作业技能。只有从业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这两个角度考虑,才能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进取精神。
再次应委以适当的工作,激发职工内在工作热情。天生我才必有用,人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因此了解、掌握职工的特点,并根据其特长和爱好,将其放到适合他的岗位,就能使职工保持工作热情,最大程度上发挥他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最后,正确的评价,合理的奖罚,是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虽然制度能规范职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作业区的生产稳步前行,但却会死气沉沉,没有活力。通过运用绩效考核手段,对职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职工合理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要合理、罚要合情”,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适时适量的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可以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从而自觉地、努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运用管理艺术,强调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一个管理者不管他有多么高的领导艺术水平,有多么灵验的管理方法,最终他的管理目标,还是依靠职工去自觉地贯彻和落实才能得以实现。作为领导应及时将自己的管理思路同职工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职工的想法。通过交流实现信息互换,掌握善于倾听职工意见的管理艺术。在工作中,不仅要用交流艺术来激励职工,还需用批评艺术来消除职工的违纪、违规行为。要使批评、考核收到实效,需把握好一个度,否则会打击职工的积极性。
“一句鼓励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管理是门艺术,与人交流也是一门艺术,用心交流、用心感化才是人性化管理的根本。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凝聚人的合力
人际关系是人本管理的环境,又是人本管理的内容及衡量标准。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须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设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好坏、和谐与否,对企业人本管理的顺利运行,对企业及员工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作业区建设中,不仅要研究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本着个人和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双赢原则,把作业区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使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做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如果企业中人与人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热爱这个工作集体,企业的凝聚力因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增强;人际关系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员工积极性得到提高,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而这正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企业,必定是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这就要求企业有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领导者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时刻牢记“轻诺言必寡信”,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拥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引导全员参与管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人本管理”是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为终极目的的管理。它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把以人为本导入绩效管理,就是要求把员工的发展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企业和企业员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是第一位的,没有企业就不会有企业员工,反过来企业生存发展了,就必须注重企业员工的发展。企业员工是企业的目标和手段的统一体。每一个基层都是人的组织,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主人翁意识,如果基层管理者把员工看做是同舟共济的“伙伴”,那么,这必定是一个成功的、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基层!(作者单位:马钢第三轧钢总厂水处理车间)
来源:中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