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改变孩子私自拿钱的行为?
前一段时间正好做了一个孩子私自拿钱的长期咨询案例,效果很好。征得妈妈同意发表在这里,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这是个二年级的女孩子,平常也比较听话乖巧。妈妈对孩子的品行举止管教得比较严,没想到孩子忍不住私自拿钱,而且说谎。
最初妈妈严格控制孩子吃糖,结果孩子偷偷吃糖,被妈妈发现后狠狠地骂了一顿,打了她两下以示惩戒,并好好讲了道理。后来,发现书包里多了很多花里胡哨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她说谎是如何如何来的,最终在询问之下承认是从妈妈钱包里私自拿钱买的。妈妈很震惊,打了她的手,让她记住!她也哭着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了。但是没过多久,又发现了来路不明的东西,这次她还是企图以谎话蒙混过关,实在是编不下去了,才承认又私自妈妈的钱了。妈妈很生气,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并且联系老师私下和孩子谈话,提醒她。
很多妈妈都是想通过惩戒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有时可能管用,但经常不管用。比如这个例子里,妈妈批评、打骂、找老师、让孩子保证都用过了,就是不管用。而且孩子原来还算是听话乖巧的。
后来妈妈也反思自己的问题,决定给她设立零花钱,每个星期给五元钱,然后给她建立了一个小账本,教给她把每次妈妈给的零花钱和花出去的钱都记下来,零花钱可以自由支配,但是需要告诉妈妈用途。过了几个月又发现了私自拿钱!
让妈妈不明白的是,明明她有可以支配的零花钱,为什么还私自拿呢?后来孩子告诉妈妈,她怕花自己的钱,在账本上记了之后妈妈检查时会批评她乱花。私自拿妈妈的,花了就花了不用记,妈妈就发现不了。
孩子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根源是妈妈太严格,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买东西,可能会被妈妈批评为乱花钱。所以,被逼无奈只能私自拿钱,逃避批评。
妈妈恐吓了孩子,想利用恐惧而使她不再私自拿钱,孩子真的慌了,最后又一次保证,再也不犯了,如果再犯这样的错,她就接受妈妈的惩罚。但是,才不到十天,又一次发现她私自拿钱......妈妈只能坚壁清野,把所有的钱都锁起来......
恐吓和提防的方法都用了,照样不管用。这位妈妈用了所有强力的方法,毫无效果,很无奈地找到了我。
我建议妈妈以后不要再使用这些惩罚的方法,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要具体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私自拿钱,有针对性地去采取措施。我建议妈妈更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