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8|回复: 4

“干采煤工同样有出息”——记全国劳模、东滩矿综采一区检修工长于宝兴

发表于 2015-5-21 18:22: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检修采煤机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东滩矿综采一区工长于宝兴扎根一线24年,用煤海硬汉子、孜孜逐梦路的实践证明——
“干采煤工同样有出息”
4月28日,是于宝兴梦想实现的日子。作为一个普通煤矿工人,44岁的于宝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不但走进人民大会堂,更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对于宝兴,有人说他是“采煤面的百科全书”,有人说他是“技术难题的超级克星”……面对荣誉与鲜花,24年来执着坚守的于宝兴倍感荣幸和珍惜:“是兖矿集团不断推进采煤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是伴随煤炭产业跌宕成长的东滩矿,更是我身边不懈努力和付出的‘明星’团队,用智慧与汗水谱写出一曲闪耀着创新、创效的劳动赞歌。”
立梦:自己要争气,干出样子来
4月26日一大早,于宝兴没吃早饭就从燕京花园匆匆赶往汽车站。
那是去年,住在老家无棣县泊头镇程家村的母亲患病急需手术、父亲心脏病导致心梗。10天10夜,他瞅着180多个输液袋熬红了眼。工区的告急电话打来,看着病床上二老无助的眼神,这个身材粗壮的汉子躲到卫生间抹眼泪。
工作总是忙,大半年来手机联络成了惟一的安慰。“说啥也得回去看看!”从邹城到济南两个半小时,济南至无棣三个小时,于宝兴心急如焚。
“老大来了,吃饭了吗?”74岁的老父亲刚从麦地回来,他舍不得侍弄了一辈子的土地。于宝兴应了一声,急忙走进房间看母亲。母亲正给孙女缝制被子,“孩子秋后就上大学了,身上多点铺盖暖和……”于宝兴知道母亲想说什么:“妈,人家学校都给配,你就歇会吧!”
晚饭后,母亲去收拾碗筷。于宝兴迅速瞄了一眼刚来的手机短信:“4月27日上午,赶到省总工会,和148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在济南火车站乘车进京,参加2015年全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明天我去北京开会?”于宝兴忐忑地对父亲说,“一早就走。”他用力握住父亲满是裂口褶皱的手,一边按摩一边聊着自己遇到的人和事以及最近的困惑。
采访中,于宝兴向笔者回忆起1991年技校刚毕业,步入综采一区检修班——这个被他称为梦开始地方的情景。
初来乍到,于宝兴两眼一抹黑,对移动变电站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控制台几乎一无所知。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明白开关停送电咋回事。
这次经历,让于宝兴发誓“自己要争气,干出样子来”,他虚心地向师傅徐瑞印请教各种技术。下井跟着师傅摸爬滚打,上井在单身宿舍,跟着有经验的工友们们学习看理论书、机械制图……在浓厚兴趣驱动下,他一下子就钻在里面了。
追梦:傻干不聪明,会干真本事
女儿于依冉漂亮乖巧,4岁开始练电子琴,初中钢琴就过了十级。
“你不聪明,但勤奋,肖邦练习曲、巴赫平均律等高大上的曲目都能弹。”于宝兴说,“当然,你是把十级曲子一个音一个音死记硬背‘啃下来’的,弹得美、弹出主题的性格、弹出不同调上主题的变化就不容易了。”
对这样的评价,18岁的女儿给予“反击”:“你干了半辈子煤矿,不还是老样子?”
职业与地位划等号的陈旧观念,使人们习惯于把职位高低,职业的光鲜度作为成功的标志。这使得于宝兴一度陷入困惑和彷徨。
然而,最终于宝兴认为,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在岗位上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就是成功的事业!
他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东滩矿已采用支撑掩护式支架分层开采,至于当时采用的AM-500采煤机、ZZP5100液压支架额定功率、支撑高度、链条规格等基本参数他一概不知,当年平均月产只有7万吨左右,究其原因:工区240名职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8人,于宝兴所在的检修班更不乐观,一大半的初中及小学文化,中专、高中、技校算有文化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于宝兴主动为每位老师当帮手,仔细观察学习他们是如何操作的。凭着一股倔劲和韧劲,他先后考取了综采液压支架高级工、技师资格,并获得了矿山机电专业大专文凭。
担任工长后,于宝兴最担心的是80后、90后这山望着那山高,傻干蛮干。青工张震体格很棒,也肯干,就是找不到窍门,别人10分钟能干完的活,他得忙活半小时,于宝兴观察后发现,张震就是对学技术不上心,于是把他安排到身边边干边教。半年不到,张震成了班里的业务骨干。截至目前,检修班先后有20多人在集团公司、全省及全国煤矿技能大赛上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拓梦:言行如走棋,一动思三步
女儿在邹城一中走读,于宝兴有时上早班,有时上中班,有时井下设备出现状况,他立马得赶回矿。孩子长这么大,他从没带着出去玩过,过了一次生日还是赶巧休班。“闺女学习的事有她妈妈全权负责,三年了,尤其是晚自习后黑灯瞎火的回家,说我不挂牵孩子那是假的,没有办法。但整天守着班组里的这些伙计们,他们的安全我不能不管不问!”
干煤矿,安全就是自己的命。有一次,于宝兴带班在移动一个支架时,一块挂在煤壁上的浮煤掉下来正好砸到他的左手虎口,当时鲜血直往外冒。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情绪,他一声没吭,戴上手套,并起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上井后,他悄悄去医院缝了4针。
“虽然矿上在安全上抓得很严,但是还有极少数职工违章作业。只有把安全工作抓好,才是对职工最大的负责”于宝兴说。去年8月23日,两名机尾端头工在检修班准备试机生产前,没敲帮问顶就进入面里联网,于宝兴在安全检查时发现煤壁掉渣并发出异响,他直觉有问题,赶紧让人撤出。不到两分钟,三角区4个支架的帮煤、顶煤垮落。
这两人后怕、激动、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于宝兴也是一身冷汗,喘了几口粗气才回过神并对工友说:“以后进入运输机工作,可一定要敲帮问顶。”
“如果职工情绪浮躁,心绪不宁,工作起来就会手忙脚乱,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于宝兴介绍:”今年刚从公司机厂调到俺班的高温军,烧焊技术一流。有一天我开班前会,发现他闷闷不乐,了解后才知道他的父母因为身体原因都住院了,我当即建议他休班两天。”
职工们都说:“和老于一块工作,我们有主心骨和安全感。”原来,于宝兴有自己的管理秘籍——“四勤”、“六多”,即腿勤、嘴勤、脑勤、手勤,多跑、多查、多提醒、多想、多干、多汇报。
截至目前,于宝兴这个80个人的检修团队,已连续10年杜绝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连续50个月杜绝严重“三违”现象,步入全国工人先锋号行列,为工区连续12年安全产煤突破600万吨做出了突出贡献。
逐梦:过了质量关,再打专业牌
“不让高产高效成空中楼阁,让每天的检修在800米井下划出一道道奇特而瑰丽的轨迹!”
面对采煤工作面几百台大型设备,于宝兴担子重、压力大,但信心更足: “面上的设备就是咱们的饭碗,稳产高产600万,全靠咱的设备转”。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管检修班上哪个班次,于宝兴总是提前1个多小时到工区,向值班人员、井下现场职工询问设备运行、采场条件变化及生产情况,做到了对当班工作重点、注意事项、人员安排了如指掌,在休班时对自己不放心的设备等也会打电话问问,甚至有时到工区开完班前会、把工作安排妥当再回家。
今年3月份,3304工作面沿空巷道应力剧烈显现,鼓底鼓帮严重,局部存在片帮危险,需采取每隔1米打支一棵单体贴帮进行维护,但是到了交接班时间工作还没有完成,有的职工说明天再打也不晚,有的说每隔2米打支1棵也没问题,但于宝兴一心想的是要按标准施工,大伙加班延点近2个小时才完成工作。
“因为加班延点,矿上通报批评了我们,但情况特殊,容不得马虎啊!”于宝兴认为,“从采煤工作面及两巷卫生清理、物料码放、管线敷设吊挂等环节,我们全部精细化施工,按‘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标准严把工程质量‘毫米关’。
对于工作,敞亮、不掩饰个性的于宝兴说:“我嗓门大,爱和职工争论,大家都劝我别太较真,可我不这样认为,要不是我们始终做到设备问题超前排查处理、问题设备超前计划更换、所需物件超前安排准备、施工现场超前创造条件,哪能保证设备完好率和开机率?也就不会创出连续200天机电设备“零故障”的好水平!更不会在连续通过落差10.8米的三条大断层情况下,工区连续6个月月产超过55万吨,其中有一个月产煤达到60.17万吨!”
随着时光流逝,检修班的职工渐渐地被锻打成于宝兴所期待的那样:“复杂条件下年产600万吨自动化信息化综放装备高产高效的实践”、“复杂条件下综采(放)工作面供电供液系统及关键设备开发”等2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都出自他和他的创新团队,
圆梦:身在工友间,根在采煤面
自年迈父母患病后,于宝兴都是在失眠、焦虑中度过的,他希望父亲母亲能过上更舒适的晚年生活,但是,他更要尽“兵头将尾”的责任。也只有在此刻,他是脆弱和孤独的。第二天,出现在工作岗位的于宝兴又把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执著的热情与坚强。
生活的重担、烦恼没有压垮于宝兴,反而让他更多体会到了别人的不容易,升华了他对工作的认识……他常对职工讲:“大伙在一块工作就是一家人,谁心里有什么事或家里有啥困难,别掖着藏着,说出来一块解决”。 老家在外地的技术员吴冬冬在矿上结婚,家里来人少,于宝兴安排当天休班的6名青年职工帮忙张罗,还亲自给他当起了“大总理”;职工老李出车祸腿被撞伤,非常烦心,治疗期间,5名班长经常带着营养品前去看望,并动员全班职工捐款解燃眉之急。
父母慢慢老去、孩子业已成年,而岁月逼迫着于宝兴不断向着自己工作之初制定的“人生规划”前进,在跌跌撞撞中,他一点点成长,变大变强:第一个七年当班长,取得了文凭;第二个七年拿到高级工、技师资格,聘任为工长;第三个七年兖矿集团劳模、山东省劳模中有了自己的名字;第四个七年,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上了全国劳模领奖台。
有人问于宝兴,支撑他一直在检修岗位工作过的动力是什么?他说是持续不断的梦想。“梦想的力量可以让你忍受一切平凡和痛苦,无论你成功与否,它一直在那里陪着你,不离不弃!”
5月5日是父亲的生日,上班前,于宝兴让妻子给家里汇去1000元钱。带着疲惫升井,打开澡堂更衣箱,他习惯地摸出手机,有条短信,是老家弟弟发的。
“哥,你去北京,爹娘高兴的好几晚都没睡着,28号守在电视跟前一整天,想从开会的人群里找你。这几天出门逢人就说,能当上全国的劳模,这一生算没白活。如今全国十几亿人,能有多少人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更不容易的是,有多少人能见到国家主席和总理啊?”(王建 付芝子 陈勇)


与工友同劳作

在工作中边干边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 07:59:03 | 查看全部
             拜读大作。平台好温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 08:31:36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 11:04:0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 22:22:46 | 查看全部
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