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你离劳模还有多远
每年的春节刚过,劳模的光辉形象就会在报纸上进行全方位的展现,期望用平凡工作传递出的正能量,引领豫光的精神高地,号召全体员工以劳模为表率,热爱豫光,奉献豫光,为豫光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贡献青春和力量。不过,也有不少员工悄悄议论,那些劳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没有发现他们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怎么就成劳模了?
其实,这样的议论也很正常,由于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能真正捕捉和了解劳模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容易,然而,这并不影响劳模的光辉形象,从普通员工能走到公司模范的聚光灯下,不下一定功夫或者说没有多年的艰辛付出,是难以想象的。
采访这么多年公司劳模,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两个女中豪杰刘素红和王素霞。中南大学毕业的刘素红,一到公司就从技术员、工段长、生产科长干起,经过磨砺后,有时甚至同时手中掌握着几个项目,对普通的员工,有点天方夜谭。身为公司投入20个亿的玉川冶炼厂工艺技术负责人,她的工作异常复杂和艰辛。工地上任意一个技术问题她都要关注,因为一个细小的问题如果被遗漏,就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意想不到的后续影响。与北京设计院的沟通离不开她,一旦遇到解不开的疙瘩,她会立马奔赴北京,同那里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为了豫光的利益,面对中国有色行业的权威人士,她有理有据、有板有眼的动情陈述,曾经让绝对权威目瞪口呆,那种智慧和勇气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玉川冶炼厂扩建时正值冬天,白天、晚上办公地点没有暖气,每周晚上都要值一次班,肆虐寒冷的大风,对女人们都是严峻的考验。就是在各种困难并存、各种挑战都在的背景下,玉川冶炼厂扩建成功并顺利试产。可以说,这顶劳模桂冠给与刘素红,不是恰到好处,甚至显得荣誉不够。柔肩担赤诚,妙手著铿锵,这样富有诗意的褒奖赠送给她,与她不同寻常的付出,还有一定差距,只是因为没有更传神的语言来诠释,笔者略有遗憾也无能为力。
再说王素霞。从2010年到精铟工段任工段长后,5年来,精铟工段的生产是一年一个新台阶,一步一重天。几年来,他们人员虽少,可创造的效益巨大。她管理的秘籍是,不是简单地让大家听她的指挥,而是自己敢于给自己约法三章,让别人监督自己,然后再凭自己的一身正气去引导、管理别人。能做到这样的管理者,在公司范围内也并不多。在生产进入艰难的时候,她能三天三夜不回家,每天晚上在现场休息两、三个钟头。正如她身边的员工说的:关键时刻,老王的体质真好,我们男人也比不得呀!几年时间,她把精铟工段打造成全国李斌式优秀班组,豫光示范工段,豫光创效的一颗璀璨明珠。
所以,豫光的发展给任何一个有志于奉献的员工提供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绝好舞台,尽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与他们有着一定差距,但是,只要你热爱豫光,以公司为家,把公司里的事儿当成自家的事儿去办,从一点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破茧化蝶,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有一天,你也能当上豫光的劳模,让更多的人去崇拜。 (乔立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