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弄斧必到班门
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个人向一个人挑战某项技能时,通常会对技艺欠佳的人说:“哼,班门弄斧。”大有轻视之意,可近日看了关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治学之道,却颇有启示,那就是——弄斧必到班门。
华罗庚在受邀前往各国大学进行讲学时,这样选择讲题:A大学函数论著名,我就讲函数论;B大学以偏微积分方程著名,我就讲偏微积分方程……他认为“只有找上‘班门’献技,才能得到‘鲁班’指点,而我的进步就会快得多,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对我们攀登新的高峰,亦可增加信心”。“弄斧必到班门”的好处,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年,公司积极倡导的“师带徒”活动和华教授的治学之道亦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里的老师就是行家、权威式的“鲁班”,公司主动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就是鼓励徒弟在工作中认真地展现才能,勇于向老师请教。这样,老师才能倾尽全力指点,从而达到职工岗位技能整体提高的目的。
底一工段的乔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利用师带徒的机会,扑下身子,每天认真跑现场取样,观察渣液,然后认真分析发现,在老师面前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不怕露怯,从而得到老师的指点和肯定,进步很快,被提升为主操,开始独挡一面。动力厂的机电合并也是一个例子,机修电工互学,这个确实是“班门弄斧”,各自到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学习,拿双证,不仅职工快速提高了技能,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企业更是顺利实现了减员增效。
为了实现豫光的转型升级,豫光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战略,2014年,内蒙的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就是其中一项,但是这一“班门弄斧”,由于豫光人的辛勤付出,不仅得以圆满完成,并得到了有色行业技术大拿恩菲的赞扬。正是有了“弄斧到班门”的勇气,才让我们没有固步自封,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支持我们走得更远更好。豫光的炼铜业更是班门弄斧的典范,江铜、恒邦、北京院都是班门,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指导,在攻坚克难的日子里,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得到了他们的称赞和惊叹后,更是激发了玉川员工的昂扬斗志,凭着必胜的信念,最终获得六大战役完胜,拉通了全部生产系统,在铜冶炼史上为豫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提高技能,练成绝技,是非和高手过招不可的。所以“弄斧必到班门”比害怕、轻视的行为要积极多了,也有意义多了。 (杨正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