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6|回复: 19

人民日报: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

发表于 2015-5-29 06:44: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指出,如果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规模在经济体中比重过大,金融业引发经济与金融波动的成本将超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金融部门的发展已露出过度的迹象。

金融归根结底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从长期看,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市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真正创造价值。从历史来看,金融业过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信贷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过高或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过高。事实上,信贷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和房地产价格,正是目前用来衡量金融周期的主要指标。金融周期的时间一般长达10余年甚至更长,显然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的长度大大超过经济周期。在金融周期的波峰阶段,通常会出现金融业过度发展的状况。

金融业过度发展带来的主要风险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积累,最终使得市场估值上升至实体经济无法支撑的水平,而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通常会导致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与本世纪美国次贷危机都是典型的案例。其次,由于金融监管很难跟上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大量的监管不足或监管真空导致金融脆弱性累积,最终可能酿成危机。例如,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证券化产品发展过快,导致对相关风险难以进行准确评估,加上监管又非常宽松,以至于成为危机传染的渠道,甚至是危机的放大器。第三,如果金融业的发展明显脱离实体经济,其融资功能将被明显削弱,这将导致大量人民日报:警惕金融业过度发展流动性在金融系统内空转,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有时甚至出现大量企业“在流动性的海洋中被渴死”的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密切相关,但金融业的规模或重要性并未因此有明显下降。相反,随着发达国家集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金融业继续,甚至进一步以超过实体经济的步伐扩张,这很可能会埋下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种子。目前距危机爆发已有7年,但发达经济体甚至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依然显著低于危机前,长期停滞成为困扰各国的现实问题。相比之下,全球资产价格在过去7年却快速上涨。其原因是,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股票等金融资本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

展望未来,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本轮金融周期的下行阶段,去杠杆的压力犹在。如果世界经济依旧增长乏力,那么,过去几年在充沛流动性与强烈的风险偏好下快速上涨的全球股票等资本市场,就可能面临重要调整,甚至酿成新的危机。让金融业由过度发展转变为平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06:44:52 | 查看全部
管理监控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14:09:54 | 查看全部
说复杂了难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14:14:28 | 查看全部
我只晓得我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很糟糕,股市这火爆下去很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9:33:36 | 查看全部

回 2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打击银行股的先兆,银行权重股大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9:34:02 | 查看全部

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银行不给贷款,股市融资是好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9:35:23 | 查看全部

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股市没有输家,08年被套的,现在都不是解套了么?只要有接手的,还是要回来的
循环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21:50:28 | 查看全部

回 4楼(湖北三鑫黄国强) 的帖子

看来你蛮钻研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21:51:36 | 查看全部

Re: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引用第5楼湖北三鑫黄国强于2015-05-29 19:34发表的 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
银行不给贷款,股市融资是好事情
你融资融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9 21:53:34 | 查看全部

Re: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引用第6楼湖北三鑫黄国强于2015-05-29 19:35发表的 回 3楼(大冶农机王中平) 的帖子 :
股市没有输家,08年被套的,现在都不是解套了么?只要有接手的,还是要回来的
循环往复,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成专家了啊,有闲钱就守着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