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9|回复: 0

企业“走出去”:既要“走得出”,更要“走得稳”

发表于 2015-5-29 21:26: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下,吸引我们有色人眼球的新闻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对拉美等国的访问。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秘鲁出席中资企业座谈会并听取了包括我们有色企业的中铝、五矿等国资类重头企业的工作汇报;接着在5月25日下午,又应邀在圣地亚哥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发表重要演讲。李克强总理的访问与讲话,无一体现了他对“走出去”或正在“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诚诚之意。对他的到来,秘鲁当地工人更是拉起写有“总理您好”的横幅表达对总理的欢迎和对中资企业投资及造福当地人民的谢意。
  中资企业在拉美获得了效益,获得了对方的好评,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我们企业“走出去”追求的一个比较完美目标。在目前的新常态经济形势之下,国内的企业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关键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提振国内经济,阻滞经济下行开出了“良方”,让国资或民营的有色企业对”走出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在“一带一路”的节点上,创造出好的业绩来。特别是在秘鲁中资企业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对”走出去”的中铝、五矿等企业成绩的肯定和赞扬,树立了成功“走出去”企业的“标杆”,令不少有色企业”走出去”的欲望更加强烈,胆量更大,信心更足。
  中国企业想“走出去”,并像中铝、五矿那样为国家争光,这是好事!但笔者认为,企业的不同,走出去的目标和方向也不尽相同,更何况有“走出去”的想法是一回事,如何“走得出”、“走得稳”却是另一回事。中铝、五矿是我们”走出去”的榜样,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在学习“走出去”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每一个企业必须思维冷静,对自己投资环境及市场空间要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前预测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走弯路?考虑得越周全,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则会越轻盈。
  笔者认为,企业“走出去”,目前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个是国内政府,一个是企业,还有就是我们的金融机构,三者缺一不可。现在,国家对企业“走出去”是支持和鼓励的,这是企业“走出去”的前提。而若要“走得出”和“走得稳”,需要的是企业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很强的产品,同时还需要国内金融机构做坚强后盾,这是一个关键所在。正如五矿集团董事长何文波向李克强总理汇报的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的项目,就是一个中国政府、企业、银行全力合作,成功并购的典型案例。但在笔者所闻中,也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家行业知名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前期投资资金已经到位,近两年时间在与外方工人和制度的碰撞中,企业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并具备了生产条件。但后期却因为国内融资不能跟上,正常生产遇到了重重困难。当地银行冷眼旁观,外国同行极力挤压,让“走得出”的优势企业无法“走得稳”。后来从国内一家银行融资到位,企业这才稳定下来。
  因此,企业在“走出去”时,政府要极力为我们自己的中资企业争取和营造更好营商环境,让企业“走得出”,落下地。同时,一定要像李克强总理指出的那样,中方的企业同行或不同行之间、企业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要做到抱团出海,集群发展,这样企业才会在海外“走得稳”。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走出去”的中方企业要同“走出去”的国内金融机构一起“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才会使企业稳定的基础上“走得快”。否则,失去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经营风险将会加大,不会“走得稳”,更不会“走得快”,这是我们每一个想决胜海外的“走出去“并“走得稳”的企业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