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5月30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0:23:36 | 查看全部
1968年5月30日 抗议者使法国瘫痪

  1968年5月30日,法国火车停开,机场关闭。数百万工人把自己关在工厂或办公室内。邮件停止投递,电话不通,大学关门。成千上万的学生说,直到他们的要求得到满足时才能复课。由于罢工,政府和国家的职能减弱了。一位知名政治家警告说,法国处于内战边缘。夏尔·戴高乐总统对罢工的工人和学生感到十分恼火,他解散了国民议会,推迟了全国性的公民投票并发誓如果有必要,将使用武力来阻止罢工。
  “干了一件导致内战的错事。”戴高乐的这些讲话在广播中播出,也在电视上播出,但人们看不到图像。因为“电视台”在罢工,总统讲话时,荧屏上播映的是他的一个静止图像。学生们在丹尼尔·科恩·幸迪领导下,月初占领索邦,点燃了罢工的火焰,防暴警察3日开进了校园,学生当中数以百计的被捕,很多人受伤。索邦在70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被关闭。巴黎郊区的农泰尔校园也由于学生们煽动摆脱学校的过多控制,鼓吹推翻“资本主义体制”而被关闭。13日,成千上万的学生涌上了巴黎街头,高喊戴高乐是“暗杀者”。
  劳工联合会因为工资下跌而沮丧,在11日掀起了一个总罢工。15日,南特的一个飞机制造厂被占领,经理们被作为人质扣押。到20日,数百万的工人占领了他们的工厂。26日政府将最低限度工资提高了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0:23:50 | 查看全部
1981年5月30日 孟加拉国粉碎军事政变

    1981年5月30日凌晨,南亚次大陆东部孟加拉国吉大港市政府宾馆内突然枪声大作,火炮轰鸣。29日来这里视察、下榻在该宾馆的齐亚·拉赫曼总统听到外面动静异常,便开门想看个究竟,顿时一伙全副武装的军人一拥而上,把冲锋枪口一齐对准他的胸膛。

    “你们要干什么?”拉赫曼厉声责问。

    话音未落,冲在最前面的军人扣动扳机,45岁的拉赫曼应声倒下,当场毙命。这就是孟加拉国陆军驻吉大港第24师师长曼苏尔·艾哈迈德少将策动军事政变的最初一幕。

    曼苏尔·艾哈迈德蓄谋政变,由来已久。他对总统的不满至少可以追溯到1977年。那年,齐亚·拉赫曼改组三军,免去了曼苏尔·艾哈迈德在陆军总部主管作战、情报、通讯的参谋局长职务,并把他调往吉大港任第24师师长。曼苏尔悻悻而去,从此一直耿耿于怀。

    曼苏尔经过3年处心积虑的经营,使第24师的规模大大超过其他各师,实力相当于陆军总兵力的1/3。该师的4个旅,有3个旅的旅长就是他的亲信。团营一级的指挥官和参谋悉由“自由战士”派军官担任。因而曼苏尔自以为羽毛丰满,“天下非我莫属”。

    1981年5月初,曼苏尔突然接到拉赫曼总统从首都发来的调令,命他回达卡任国防参谋学院院长。调令一到,曼苏尔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感到事情严重,眼看他的兵权马上就要被解除,如不立即下手,他的整个“总统梦”恐将永远变成泡影,曼苏尔同其亲信紧急磋商,仓促决定兵变。

    曼苏尔一面借故拖延执行调令,一面加紧作政变的准备。他秘密调集4000名忠于他的嫡系部队留驻吉大港营地,以便随时出动,并公开宣布该地驻军在5月份进行夜间训练,实际上是搞政变演习,同时也为在举事之夜蒙蔽和麻痹各方;另外,曼苏尔还把一些他认为不可靠的军官调离吉大港去其他防区值勤或强令他们到外地休假。

    5月29日上午9时,齐亚·拉赫曼总统乘坐专机离开达卡飞往吉大港视察,抵吉大港后,总统一行住入政府宾馆。稍事休息,曼苏尔的亲信穆蒂乌尔就打电话给总统私人参谋马夫兹中校,用暗语告诉他当晚动手,希望他里应外合。暗中投敌的马夫兹自然一口答应。

    午后,曼苏尔及其亲信做完星期五的伊斯兰聚礼后又开了一次碰头会,再次研究落实了谋杀总统的行动计划和部署,曼苏尔听取了有关政变各项准备工作的汇报后,认为由于已有内线接应,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使用大部队,而改用从“自由战士”军官中挑选出来的可靠分子组成的突击队去执行这项任务。最后,曼苏尔斩钉截铁他说:“现在,行动的时刻到来了。你们怎么搞,使用什么家伙,我不管,我本人已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

    那天,齐亚·拉赫曼的活动日程安排十分紧凑。他上午抵达吉大港后不久,就在宾馆召集执政的民族主义党部分常委开会,会议一直继续到下午2时。接着,他分别会见了当地的社会名流。晚上,他处理完急件后便上床入睡,因为他打算翌日上午飞回达卡。

    凌晨3时30分,在暴风雨和夜色的掩护下,由16名曼苏尔亲信军官组成的突击队分乘3辆汽车从第24师师部出发,直奔宾馆,他们分成3个小分队:第一分队埋伏在宾馆附近,负责切断向外通道;另两个分队向宾馆大门内发了火箭筒、投了数颗手榴弹,并用轻机枪扫射了一番后,趁硝烟弥漫之际一起冲进了宾馆。第二分队迅速占领了底层,第三分队则冲上二楼,打死了楼上的警卫。穆蒂乌尔中校率先奔向总统的套间,猛击房门,就在齐亚·拉赫曼开门的一刹那,近距离开枪置他于死地。

    据当晚住在政府宾馆的拉赫曼的一位高级助手事后说:“我们的总统虽然身材矮小,但他是我曾见过的最勇敢的人之一,他挺身而出面对叛乱分子。”

    在短暂的凶杀搏斗中,总统随行人员和警卫伤亡28人,突击队只有两人负伤。

    30日清晨5时,在达卡的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中将获悉总统遇害的噩耗,立即通告总理、副总理和内阁部长等政府领导人。他们一同赶往陆军总医院,请住院养病的副总统阿卜杜勒·萨塔尔出院代理总统职务,主持政府工作,然后按照宪法规定,在180天内举行选举,选出新总统。

    75岁的萨塔尔马上主持召开内阁和三军首脑紧急会议,讨论政变局势,决定对政变集团和叛军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并举的方针,力促第24师内部分化,逼曼苏尔投降。

    陆军参谋长艾尔沙德一方面调兵遣将,周密部署,准备反击;一方面为避免流血牺牲,他也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吉大港驻军司令曼苏尔和其他4名旅长从军队中除名,呼吁叛乱部队士兵离开吉大港兵营,到最近的政府军兵营报到。他保证:反叛的军人只要自首,都会有“完全安全的保障”。

    艾尔沙德的讲活通过达卡电台反复播放,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叛军士气很快就土崩瓦解了。5月30日发动政变当天,第24师的3个兵团已向政府投诚。炮兵团、第305旅等部队也相继倒戈,31日上午,政府向叛军发出最后通碟,令其限期投降。

    下午,第24师下级军官和士兵的离心倾向急剧发展,政变集团头目惊慌起来。晚上,曼苏尔通过电话向达卡陆军总部联系,表示愿意同政府和平谈判。陆军总部断然拒绝和谈,命令他无条件投降。政变集团头目见大势已去,便各自开始择路而逃。

    6月1日凌晨2时,曼苏尔携带家眷,乘汽车向吉大港山区孟、英缅边境仓惶出逃。政府军开进吉大港后,以50万塔卡(约合3万美元)悬赏缉拿叛乱首领曼苏尔——死活皆可。下午4时,吉大港警察在居民的配合下,在吉大港东南40英里靠近缅甸边境的法蒂查理村一片茶园内抓获了曼苏尔。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一个旅长和一名上校。

    6月1日晚,曼苏尔被押送到吉大港兵营,当场被一群怒不可遏的士兵击毙。至此,以刺杀齐亚·拉赫曼为开端的短命政变宣告彻底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0:24:05 | 查看全部
1988年5月30日 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中共理论刊物《求是》创刊
  198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原则,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理论上的探索和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中共中央决定委托中共中央党校创办全党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总的指导思想: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全面地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改革总揽全局,防止僵化和自由化。刊物的读者对象是县以上干部和理论宣传工作者。
  《求是》杂志于7月1日创刊,邓小平为《求是》杂志题写刊名。中共中央原来理论刊物《红旗》在6月16日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0:25:13 | 查看全部
精选大事件- 1778年5月30日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逝世
- 1814年5月30日 无政府主义著名代表巴枯宁诞辰
- 1902年5月30日 台湾林氏家族殉难
- 1918年5月30日 俄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普列汉诺夫逝世
- 1925年5月30日 “五卅”运动爆发
- 1939年5月30日 陈云提出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 1952年5月30日 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
- 1956年5月30日 我国与埃及建交
- 1968年5月30日 抗议者使法国瘫痪
- 1981年5月30日 孟加拉国粉碎军事政变
- 1988年5月30日 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0:25:29 | 查看全部
5月30日大事记
1431年5月30日 在百年战争中,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在鲁昂被英格兰人送上火刑柱烧死。

1626年5月30日 中国北京王恭厂火药库发生大爆炸,造成2万多人死伤,史称天“启大爆炸”。

1841年5月30日 英军抢掠广州郊外,广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了英国侵略者,史称“三元里抗英”。

1888年5月30日 香港山顶缆车通车。

1902年5月30日 60名布尔代表投票决定接受和约中内容,预示第二次布尔战争即将结束。

1913年5月30日 鄂图曼土耳其帝国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

1921年5月30日 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在中国上海开幕。

1922年5月30日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举行竣工仪式,总统哈定主持。

1923年5月30日 布里亚特共和国成立。

1925年5月30日 “五卅”运动爆发。五卅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发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五卅运动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发生在广州和香港的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25年5月30日 约瑟夫·戈登·考特斯任新西兰总理。

1926年5月30日 尤尼奥尔出任葡萄牙总理。

1929年5月30日 拉姆塞·麦克唐纳领导的工党赢得英国大选。

1930年5月30日 朝鲜总督府发生间岛5·30事件。

1939年5月30日 陈云提出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1940年5月30日 法国远征军总司令阿尔方斯·朱安被德军俘虏。

1941年5月30日 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1943年5月30日 臭名昭著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

1945年5月30日 延安公演歌剧《白毛女》。

1952年5月30日 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

1953年5月30日 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会议选举圆瑛为会长。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

1956年5月30日 中国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建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首都开罗。

1960年5月30日 中央批转《关于1960年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计划第二本账的安排的报告》。

1966年5月30日 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1967年5月30日 埃及联合阿拉伯国家准备进攻以色列。

1967年5月30日 尼日利亚东区比夫拉宣布独立,导致比夫拉战争爆发。

1968年5月30日 法国发生反对戴高乐的全国抗议活动。

1971年5月30日 美国发射水手9号,第一枚成功的火星探测器。

1975年5月30日 中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1977年5月30日 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巴巴多斯是位于北美洲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部的岛国,首都布里奇敦。

1981年5月30日 孟加拉国粉碎军事政变。孟加拉国总统齐亚·拉赫曼在吉大港视察工作时遇刺身亡,萨塔尔出任代总统。

1983年5月30日 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

1986年5月30日 国务院批转《关于1986年商业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

1988年5月30日 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1992年5月30日 绿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第一次全球性集会。

1994年5月30日 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朝鲜进行核项目调查并对其进行制裁,参见朝鲜核危机。

1994年5月30日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遭枪击。

2003年5月30日 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赴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区救援任务回国。这是组建仅两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赴国外实施救援行动。

2005年5月30日 中国网络审查: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颁布。

2007年5月30日 我国股市加印花税,股市大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