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able] [table=100%,#f8f8f8]安徽庐枞盆地北部发现新的矿化类型 |
    日前,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承担的省地勘基金项目“安徽省庐江县顺港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经过原始地质资料检查和野外实地抽查,通过项目验收,野外地质工作质量等级被评为优秀。该项目在庐枞盆地北部地区发现了新的矿化类型——钨矿、钼矿,取得了重要的地质找矿进展。这两种矿化类型在该区域及合肥市范围内均属首次发现。
    安徽省庐江县顺港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勘查面积达81.09平方千米。目前共完成钻探2501.69米、探槽2200立方米、1:10000磁法测量82平方千米、1:10000土壤测量25.90平方千米等,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查设计工作量,取得了重要的找矿信息——该项目目前圈定了6个局部地磁异常及4个土壤组合异常,其中Ⅰ号土壤组合异常经钻探验证见多段金矿化,显示良好的找金前景。2014年,在大金凹施工的ZK2中(ZK2为钻探施工的钻孔编号)发现钨矿体视厚度32.61米,含WO[sub]3[/sub]平均品位0.19%;钼矿体视厚度48.09米,含Mo平均品位0.289%。这两种矿化类型在该区域及合肥市范围内均属首次发现。
    据有关技术人员介绍,庐江县东顾山地区在地质上拥有良好的成矿背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队便已针对本地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工作。这一地区矿化现象广泛,类型丰富。2014年8月,针对前期的找矿线索,结合地质及物化探成果上的综合分析,项目组经研究决定在东顾山“大金凹”施工钻孔验证。也许是“自古好事多磨砺”,由于该地区构造较为复杂,钻机施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了钻孔倾斜度达到规范要求,有时钻机上的钻探技术员一连几天、不分昼夜地在现场研究、操作。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汪龙虎每天都要带着技术人员来钻机上查看钻探进展情况,并对提取上来的岩心详细观察分析,进行地质编录工作。
    随着施工的进展,虽然提取上来的岩心一直发现有强烈的“蚀变”现象,也得到了一些矿化的线索,但是一直没有达到大家预期的找矿的目标。有时提取的岩心似乎没有一点矿化的线索,有的年轻地质队员则不无失望地笑称,“真是干干净净的”。这时,项目组针对已提取的岩心反复观察,开会研究,毅然决定继续向深部探索。最终,在钻孔施工至地下870米时发现了岩心裂隙中铅灰色亮闪闪的辉钼矿,并借助仪器测试到岩心中肉眼看不到的白钨矿。项目组喜出望外,但是并没有因此在精神上有任何懈怠,更加认真地观察记录每天提取的矿心。当时正值寒冬,放在岩心箱内的岩心冰冷刺骨,有时在寒风中,地质队员们蹲在岩心箱边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但是大家的嘴角是上扬的,心里是暖暖的。钻孔最终在1400米终孔,除了钨矿、钼矿的发现,还在钻孔深部首次发现了“花岗岩体”,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找矿线索。
    钨、钼都是难溶耐热金属,其中,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二者皆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化工及军事等领域。金属钨是电器、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制作灯丝的最好材料;钨的一些化合物应用于颜料、油漆、橡胶、纺织、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国是世界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湖南(柿竹园)、江西(赣南等)等地。钼则在冶金工业上,用作生产各种合金钢的添加剂,如钼和镍、铬的合金作于制造机车、汽车上的耐蚀零件,钼的化合物,还用作催化剂、活化剂和润滑剂。钼矿也是中国的优势矿种之一,产量居世界前列。2011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关庙乡沙坪沟钼矿勘查报告通过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储量达220万吨以上,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这是安徽省发现的唯一特大世界级金属矿床。
    尽管钨、钼在中国的储量居于世界前列,但这两种矿产在合肥市范围内及庐枞盆地内还属首次。2015年初,很多地质专家来到项目上参与研究讨论,肯定了项目组的找矿成绩,同时也大胆推测这将揭示一个新的大型矿山。一切尚未可知,还有待地质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也让我们怀着希望,期待他们早日摸清这份地下宝藏。
    作者:武文杰 彭婧     单位: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