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7|回复: 15

(跟贴950期班组文化2)大班组爱找小茬

发表于 2009-7-29 10:47: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班组爱找小茬

作者:朱玉琳

       “这个物资准备清单,多而不细,库存量没有,怎么决定下期资金使用计划和你的采购计划啊!”
       “还有那个15吨吊带才两条,光够开工用,以后30公里的活怎么办?”
        7月28日晚,中油管道四公司西二线26标项目班组员工又在为自己的工作“找茬”了,但这次不是找的每天生产安全质量、进度及施工部署的“茬”,而是找的为下个机组进行前期准备的“茬”。面对着上千项物资、文件、资料的计划清单,大家还是对“找茬”津津乐道。一个个在焊丝上斤斤计较,在量具上丝丝把关。
        作为身经百战的团队,历经广州LNG和俄罗斯项目建设,26标项目班组全员都是管道建设上的“老手”,很多工作都有明确的流程,可按部就班执行。但为一个施工机组提前做好“战前准备”计划,却是头一回,而且这个活动还是由党支部书记提出来的。
        “从你们的准备工作中,就能看出你们对自己工作的认知和态度!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我们的工作做细做全,机组才能全力投入施工建设中,不为别的琐事而浪费时间!”党支部书记张强说。
        党政不分家,细节下功夫。这是笔者在西二线26标段这个大项目班组中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老员工张海波的话说就是:“抓巧不如抓细,靠啥不如靠大家!三十多双眼睛总比一双雪亮。”
        管道项目建设分工多、工序杂、施工时间长、跨越地域范围广,一个大项目班组三十几个人往往要带领十多个机组数百人进行施工建设,项目班组中每个人的工作负担都很重,因而在细节上常会出现疏忽和遗留,造成不少的遗憾和错误。26标项目班组曾因施工用管口存有沙土而被全线通报,这在班组每个人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不光是罚钱的事,公司和我们标段的荣誉才是最重要的!整条西二线数十家分包商,我们不能给中石油丢脸啊!”问题主要责任人尹昆仑惭愧地说。
        为弥补工作误差,26标项目班组逐渐养成了大家一起来“找茬”的习惯,互相帮助把各自的工作做细做深入。在相互关联的工作上,通过“找茬”,几个相关责任人可以一同完成交叉性强的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反复作业,又增加了工作的全面性和精细性,防止了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同时,笔者惊奇的发现该班组每个人使用的电脑上都贴了不少黄色提示贴,上面详细写着自己出的毛病,大家找出的“茬”。天天看着这些提示,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目前,26标段的管口清理方法已在西二线湘赣段得到全面推广。而且,由于该班组在安全、质量、合同控制等方面工作上的突出表现,西二线局EPC、业主已决定将该项目班组评为整个湘赣段的模范项目班组,成为各家分包单位学习的楷模。
        繁而不杂,粗中求细,通过“找茬”,将工作落实到每一点,每一滴的细节上, 26标项目班组从中品味到阵阵香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8:56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1:05:51 | 查看全部
班组“找茬”文化,职工都在关心工作就是全员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1:14:15 | 查看全部
马老师,您觉得我这篇点和文字都有什么毛病啊,请明示,我好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2:17:01 | 查看全部
这就是文化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4:22:24 | 查看全部
我的理解是,一个班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好的工作氛围、方式和精神,我也做过文化手册之类的东西,但一般来言无非是几个口号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在我看来均与“人”脱节,无法在大家工作中存在的,那不是文化,所以今年新项目成立领导让我写文化手册,我全推到明年了。道理很简单,文化没有那种氛围,做出来的东西也是空气,不关痛痒,我是这么想的,所以写稿也自然写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4:25:50 | 查看全部
文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似乎不是很扣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4:36:55 | 查看全部
嗯,赵老师,我所认为的文化就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东西,如果都拉出来点明“文化”的帽子,反而有些假了,我是这么觉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4:45:47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5:35:47 | 查看全部
折口,你也不提点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