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关门,凭什么拿高工资”
定位为教学辅助岗位的实验员,王路所在的高校给予其相当于教师岗8折的工资。“每当实验中心领导争取实验员待遇、评奖之时,就有人出来质疑,‘实验员的工作无非是开开门关关门,凭什么拿高工资?’”
这样的质疑令王路感到尴尬,因为在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室里,没有涉及电路、硬件,软件装好就能用一学期,实验员打开电源“基本上就完事了”。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人。王路所在的实验室里有大量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后要调试、保养,实验仪器要由他亲自作讲解。比如,这周总共有16个班级要上实验课,他就要上16个半天的班,“忙到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间都得用上”。
被一竿子视作“闲人”,丢了尊严不说,被教授们看作是“勤务人员”,更让人恼火。
刘雪斌是江苏省一所高校轻工类实验室的高级实验师。在实验室工作了30余年的他告诉记者,由于对实验员岗位认识的不到位,曾经有一些年轻的实验员除了完成实验员本职岗位工作之外,还要帮助各位领导、教授报账、购物等,做类似勤杂性质的工作。
然而,随着现代化器材的增多、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实验员显然不再是一个“开门关门”“勤务人员”的角色。
在采访中,王路和记者分享了一个业内的故事,一台大型仪器购入花了100万元,但不久之后坏了,修理过程中仅配件就得花20万元。20万元配件费高校不好走账,于是只能重花100万元再买一台。“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疏忽、不专业造成的。”
事实上,实验员在如今的高校科研、教学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实验室决定了论文、成果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要想做好数据除了有好方法以外,一定要有好的仪器状态,维护、保养以及掌握仪器的‘脾气’,靠的就是这样一支专业队伍。”刘雪斌说。
用教师的工作要求来衡量实验员工作,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实验员要8小时坐班,教师则不坐班;实验员的本职工作是确保实验室和教学科研仪器的正常运行,而科研成果往往归于教师,很难体现出实验员的工作价值。” 刘雪斌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