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贺新(左)和徒弟
5月15日,杨村矿王贺新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传来喜讯,由王贺新设计改造的皮带张紧小车在综采一区320末采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输送带的自动纠偏,在节省劳动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王贺新作为该矿综采一区副区长,工作中总是在不断探索新路子,想方设法将书本上介绍的好思路、好方法应用到现场中去,先后完成运输机机头机尾电机低速变高速同步转换的改造、煤机负压降尘装置、延时自保回路工艺等技术创新成果20余项,解决疑难问题130多条,为矿井创新创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贺新所在的综采一区开始承担薄煤层6601工作面回采任务时,是工区首次接受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任务,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关键时期,王贺新开创了采用垫底支架增加支架的新方法,实现了薄煤层工作面端头边生产边增加支架,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变得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综采输送机的简易机尾没有与支架连接的推拉装置,导致刮板输送机机尾的三组支架无法与前部刮板输送机简易机尾连接,不能推移刮板输送机机尾和支架,王贺新结合现场生产情况,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了综采工作面简易刮板输送机机尾推拉装置,消除了传统的溜尾端头支架易造成崩链伤人的安全隐患;316工作面试生产运输顺槽上山下变坡点处皮带上飘、跑偏严重,严重影响出煤效率,他通过多组特定角度的直托辊将皮带改造成大肚子U型,多组横向直托辊压迫皮带上边沿,最终成功安装皮带大倾角防飘防跑偏装置,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了煤炭颗粒归仓。 2010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技能人才;201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创新创效模范;2012年,转载机前溜头人体感应闭锁装置被评为煤业公司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13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大倾角下皮带运行防飘防跑偏创新成果被评为省煤炭系统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很多近几年分配到工区的大学生对这个只有技校文凭的王贺新感到纳闷儿,“是什么成就了王区长这些令人羡慕的荣誉呢?”
1997年4月,刚刚组建的杨村矿综采一区需要大量的技术专业人才。有着电工良好专业基础、刚刚而立之年的王贺新从机电工区调到综采一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岗位,他主动申请去公司机修厂参加综采电气设备技术培训,看到采煤机、液压支架等在老师傅的精心“调校”下“言听计从”,他打心眼里佩服。上课时,他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个动作,熟记每一操作要领;空闲时,他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老师问个不停;下班后,他就跑到图书室查阅综采机电设备维修的相关资料。学成归来,王贺新又主动要求到每个一线岗位上轮岗,一年半的锻炼,王贺新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学习心得体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7月,“王贺新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招揽了来自生产一线从事7个不同专业工种的8名高级技师和5名技师,配有大师实验室、机修厂实训基地和综采工作面实训基地。实验室以模拟电气元器件使用、机电运输系统和综采电器实验为主,井下生产现场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在机修厂实训基地都配有实物或模型,可以用于现场检修操作和故障设置,以便学员技能培训教学使用。他们在工作室开展“8小创新”活动,即“小技术、小窍门、小革新、小节约、小建议、小发明、小设计、小绝活”,创新不怕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把工作室成员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潜能凝聚起来、激发出来。(王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