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拉萨回来一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整理手头的资料,人确实太懒了,有时候迫不得已才去做一些事情,这毛病真得改。这是在拉萨采访时的一些见闻,小小的录了下来,算是有个交代。
5300党支部可以说是世界屋脊上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然而在这个党支部,走在最前沿的,就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左右年轻技术人员。他们长年累月奔走在甲玛沟这片生命的禁区,用脚步丈量一个又一个制高点,用信心和决心绘就了华泰龙矿业的发展蓝图,创造了人类5300米海拔地区的采矿奇迹。
当记者的车子在甲玛沟5300米标高地段停下的时候,正值午饭时间,一群年轻人坐在山巅,就着冰冷的矿泉水,啃着直掉碴的面包。这是他们多年来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一上来肯定就是一天,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不过了。今天,他们准备在这里搭建帐篷,建立宿营地,为四月份的地质勘探工作做准备。
这些年轻人大都结婚了,爱人和他们一样,也是甲玛项目建设的一份子,他们结伴而来,这也许是他们选择扎根甲玛的最好见证。
吃过简单午饭,这些年轻人点上一根香烟,幕天席地的坐着,美美的吸了起来。远远地望着脚下一片碧蓝如洗的天空,他们对于这片曾经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的“宝地”是那样的深情。
“你看那边。”一位技术人员手指着前方不远的山岭,我们顺着他指向望去,沿着山岭的边沿,是曲曲折折的山路,从山脚一直延伸至山顶。“那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他们告诉记者,有一天下午,天气突转直下,飘起了鹅毛大雪,如果不测完地形图,一天的工作算是白费了。当他们完成测量任务后,已是晚上七点多了(这里天黑是九点左右),筋疲力尽的他们一摸口袋,只剩下两个又冷又硬的馒头,光秃秃的山岭没有半根柴草,他们只好捡来冻干了的牛粪点燃,烤熟后就着难闻的烟熏味将馒头“分享”了,这是他们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美餐”。
下山时,天几近黑透,几个人互相餐扶着艰难地往下走。漫天冰雪中,一道深沟横亘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迷路了。如果绕道走,肯定会冻死在山上;溜下去,生死未卜。无奈之下,几个人用棉衣裹上头,闭上眼睛滑向沟底,有人当场昏迷过去,也有人呕吐抽搐不止……当他们被指挥部前来营救的车辆接到后,这几位年轻人激动得哭了起来。有的人一生都没有遇到生与死的考验,但在他们看来,这里的生死考验已经是寻常的事情了。
温广平是勘探部的负责人,也是5300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从甲玛项目创建开始,他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这里。他告诉记者,甲玛沟这里天气十分多变,早上奇冷,有时达到零下20多度,虽然穿着棉大衣,但寒气还是直往身体里钻。他说,你们看到现在可能是阳光灿烂,呆着也比较舒服,没准一下子就是狂风冰雹,让人措手不及。生产技术部的几位勘界采样工,他们每天是八小时呆在山上,这里的冰雹雨雪不像内地有一些前兆,都是突然袭来的,光秃秃的山头无处躲闪,经常是一身湿透了的衣服坚持到工作完成。
据温广平回忆,在一次勘探大会战期间,大雪封山几天了,所有的后勤补给都中断了,勘探队员们只靠一点土豆、方便面和雪水保命,熬了十来天才获救。后来队员一见到方便面就作呕。
在5300米的甲玛沟山顶,与记者谈起这些小伙子们,温广平既心痛、又心酸,眼角渐渐氤氲起来。他觉得,这个团队还是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和内地的同龄人比起来,他们实在太辛苦了,但是在艰苦条件的砥砺下,他们已经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了华泰龙矿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让温广平又感到十分的欣慰。从他们身上,他看到了华泰龙春天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