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要领先于人,就要做领先世界的东西”
2008年11月,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在《自然》杂志发表,这是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的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堪称破解了又一个人类“生命天书”。人们惊异地发现,在深圳盐田,还有这样一家走在现代基因生物技术尖端的高科技企业。
当时,正是基因组学新技术变革天翻地覆的时代,科学发现走向大科学之后,又开始了与大数据相结合向大产业转化的过程。汪建等人也开始思考:既然技术条件成熟,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100%中国人自己的基因组?
2007年,在深圳市的支持下,华大基因南下深圳,组织开展“第一个中国人基因组图谱”项目。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完成后,华大基因在首席执行官王俊的倡导下,又提出了百人基因组计划,将基因组图谱扩展到100个黄种人、100个黑种人以及100个白种人。这个计划之后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的支持和参与,扩展成为一个更加宏大的“千人基因组计划”;华大基因自身的角色,也实现了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跨越。“要领先于人,就要做领先世界的东西。”汪建感慨。
作为一家纯粹的民营科研机构,华大基因并不具备传统的政府主导科研体制的“铁饭碗”。借势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应用产业的发展,华大基因利用自身“工厂化”测序的优势,为药厂、农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低成本提供基因测序服务,年获得超过10亿元的营收。目前,全球20家最大的药企,有19家跟华大基因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