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5 22:35:05
|
查看全部
2、导师制:传承“手艺活”  Apprenticeship & Mentorship
 
咨询,说到底是一个手艺活——从结构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有效沟通,一直到 “战略思维”,其核心都是通过 “先入行“ 带 ”后入行” 的 “言传身教” 来传承的。
 
另外一个麦肯锡合伙人说过,好的咨询师是有口碑、有情怀、有逼格的手艺人。我觉得说的很贴切。由于麦肯锡的培养人的机制,每一个 “领导” 都是从第一年的商业分析员 (BA — Business Analyst) 或者咨询师 (Associate) 开始做起的。
 
现在公司招很多experience hire (有行业经验的人),但哪怕是招来直接做合伙人,还是要求在入职以后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从 Associate 向上做一遍。所以大家都知道在入职之初开始的成长是怎么回事。做Associate的时候是EM (项目经理) 手把手带,做EM的时候是ED (engagement director, 一般都是副董事和合伙人) 手把手带。
 
“培养人” 是公司文化里很核心的一部分,越是 “资深” 越如此。麦肯锡对咨询师没有 ”人力资源“ 部门,有的是 “职业发展” 团队。这个团队是麦肯锡内部的 “引擎”,让Apprenticeship和Mentorship 能够在每天在每个团队里运转。
 
我有一个理论,就是不论在哪儿,决定你职业满意度的东西,其实不是公司的牌子,更不是职位待遇 (当然待遇很重要),而是你周围的4-6个人,包括你最近的 “上级”,你合作多的 “平级”,和你最近的 “下级”。
 
在这几个人里,如果能有全力支持你的mentor导师,有无间的朋友,有得力干将,你就是职场最幸福的人了。Apprenticeship + Mentorship 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这种 “幸福” 的几率大大增高。
 
回顾这十年,我在不同的时候,这 “4-6个人” 在变,但总是有,所以很幸运。特别幸运的是遇到的 mentor,在我各种迷惑和动摇的时候以不同的方式推我一下或拉一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