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那些美好的、感伤的、甜蜜的记忆
“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 心中充满欢乐。啦•••啦•••”,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在网上胡乱浏览的我,发现了这首经典老歌,点击浏览,随着悠扬的歌声,记忆的闸门猛地打开了。
这首歌曲曾在八十年代广为流传,它的名字叫《妈妈留给我一首歌》,是电影《小街》的插曲,它是一首哀伤的歌,以写童年的欢乐心境抒发悲剧性的情绪,来反衬眼前的哀愁的心境,所以虽然歌词明着说“没有忧伤,没有哀愁,唱起它心中充满欢乐”,但却听得我凄然泪下,感同身受。因为当时我的家庭处境和电影中女主人公俞非常类似,就象俞描述的:‘那些无知的孩童朝你吐唾液、抛石子,高声辱骂。’此歌在全片中两次出现。先是在夏和俞采药归来途中,夏从俞那儿听了她的不幸遭遇后,二人在驾驶室内沉默不语。后来,夏问俞在想什么,俞回答说:“每当我心里难过的时候,就想起妈妈教我的歌,这是她为我谱写的。也许,这就是她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支歌了。”于是,应夏的要求,俞唱起了这首歌。此歌似乎是先由俞在并无歌声的夜空中感觉出来的(这里是女声独唱),后也影响了一旁的夏
——“夏深沉地注视着前方,眼中闪动着从未有过的神色。”于是,这首歌似乎又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共鸣。正是这两“心”的交流与共鸣,完成了夏对俞从兄弟的友爱到情窦初开的朦胧初恋的转变;以至于当夏在偷假发辫而被人追踪的危急时刻,这首歌,又第二次出现了,不过已转而成了夏的心声(这里是男生独唱)。当此歌后来转为男女声二重唱时,它实际上已经意味着夏和俞的这种“心与心交流”的完成。他们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爱慕。
这部电影《小街》是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这部电影把美好的母爱、友爱和恋爱之情糅成一团,把对童年的、往昔的、欢乐时光的思念融于一体,旋律悲怆、深远。故事内容并不复杂,描写了在十年动乱时期,夏还是个稚气未脱的汽车修理工,偶然在这条小街上结识了容貌清秀,但时时流露恐惧神色的少年──俞,他俩一见如故,以哥弟相称。为了给俞病危的母亲采集草药,夏和俞深入山林。俞失足落水,揭开了俞竟然是个姑娘的秘密。原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俞为了给母亲采草药治病,被红卫兵抓住,并认为俞未和母亲划清界限,因而剪掉了俞的长发,后来还把她遮挡被剪掉的头发的草帽扔进男厕所,无奈,俞扮成男孩子。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张瑜把俞演得活灵活现,在车上,俞顽皮的剥开鸡蛋,把鸡蛋塞到夏的嘴里,还不顾危险,把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外,去采摘掠过车窗的树枝和花朵,正是一个未出过远门、看什么都新奇、又不脱孩子天性的小姑娘本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俞和夏比赛翻跟斗,还不时的提提裤子,又是一副假小子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这部电影播出后,影片中俞的小男孩头型也风行一时。
电影《小街》是用倒叙手法开始的,由男主角低沉而略带悲伤的声调娓娓道来,故事开头激越的小号声、交响乐以及快乐的口哨声与男主人公忧伤的舒缓回忆独白穿插交换,更将观众的心不断地经历着一张一弛一张一弛的虚实节奏。小街就像深情的手,拨动着我的记忆,让我感到往事依旧动人。能真正读懂这部电影语言的观众,绝对是重情重义的人。真情是这部作品的精髓,是的,真情是那种一触即懂却又深沉的消融于心灵深处的悄然回眸。夏和俞那美好的感情,俞那娇俏的身影,那飞扬的围巾和落叶,让人感受到心灵的震颤。夏为了让俞重新做一个女人,冒险去偷样板戏剧团的假发,不料在偷后因为善良又悄悄把假发的钱送回而被造反派发现,痛打至失明,让人思索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善良、人性!
记得我看这部电影时,虽然还小,却是那么渴望夏和俞能在一起,一生一世不分离,但电影却设计了好几个结局,年幼的我只喜欢其一,我期待的结局——男女相逢,温馨感人,“我的眼睛不仅仅是为了你,我们所失去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们自己,你妈妈说过,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算了,妈妈的意思要我们看到明天。”夏对俞这样说,而这声音随着火车滚滚向前的画面结束。
朴素真挚的感情不管什么时候的都非常让人感动,人的命运常常无法把握,而爱才让人在浮萍般的命运前有了屹立不倒的勇气。爱,就是由这些美好的、感伤的、甜蜜的记忆编织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