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凶龙卷风?
龙卷风不仅预警难,追溯龙卷风是否曾经发生,进而确认何时发生,在技术上难度很大
突来的龙卷风,一开始就被锁定为造成沉船事故的主凶之一。
首份官方通报宣布:“获救船长张顺文和轮机长杨忠权分别反映,当时突遇龙卷风,船舶左舷受风,船体向右舷急剧倾斜,在1分钟内向右倾覆。经湖北省应急办向气象部门核实,当晚21时至22时,该段江面确实发生风力9.2级的龙卷风。”
这一表述中有关龙卷风的部分,并不十分专业。事实上,龙卷风只有F0到F5六个等级,且破坏力往往超过12级风力。“风力9.2级”出自何处?
根据湖北气象部门分析,6月1日21时06分,监利本站出现9.2米/秒的最大瞬时风速;靠近长江边的尺八自动气象站,距出事地点约35公里,其检测到22时03分,最大瞬时风16.4米/秒。16.4米/秒风速只有7级风,且仅是气象站所处位置的风速。
从时间上看,两个气象站分别给出21时06分和22时03分的风速数据,没有21时30分左右的数据,这正是事发时段。
北京市气象局退休研究员吴正华分析称,常规监测就是一小时监测一次数据。监利地区的自动气象站,除非提前加密测量频率,否则事后也只能逐小时地调取风速数据。江面上没有自动监测站,无法测到实际风速。
官方对龙卷风的判断依据主要来自实时雷达回波分析。当晚20时以后,有一条南北向带状雷暴回波,自西向东经监利县,雷达观测到最强回波21时06分出现在监利西南侧15公里处,风力达12级以上。
可以肯定的是,该江段确实出现了强对流天气,但是否能骤起龙卷风?对此,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在6月2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是,这次事故主要是出现了比较强的强对流天气,降水强度很大,现在仍不能最终确定发生了龙卷风。
不过,当晚中国气象局专家组综合气象监测、气象雷达监测资料和现场查看分析又认为:事发时段,当地发生了龙卷风,龙卷主体位于江面,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风力在12级以上。
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准确预测龙卷风。由于龙卷风生成数量少,中国没有单独针对龙卷风的预警,但龙卷风在雷达上有特殊的形态,通过多普勒雷达能起到一定的监测。由于监测站点的密度不够,雷达监测存在盲区,如龙卷风发生在盲区,则捕捉不到。
一位大气科学家告诉《财经》记者:“雷达每6分钟采一次数据,6分钟之内龙卷风可能就探到地面又缩上去了,这可能就是一分钟的事,观测仪器有可能漏掉。”
龙卷风不仅预警难,追溯龙卷风是否曾经发生,进而确认何时发生,在技术上难度很大。
通常上报到中国气象局的雷达数据资料为简化版,现场的实况雷达资料分辨率较高。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祝从文对《财经》记者解读,由于龙卷风的空间范围比较小,尺度也只有几米至几百米,现在的探测手段有限,真正捕捉清楚很难。
《财经》记者采访的部分专家认为,现在仍很难认定就是龙卷风。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东海称,“我们做科研的,还在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