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登高的温石

“粽情端午”诗歌大赛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6:17:13 | 查看全部
4、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吃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6、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7、吃“五黄”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6:17:58 | 查看全部
8、喝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9、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10、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7:13:52 | 查看全部
155541u5iddcq0cqacmqc5.png    155546l4x7n4x59iniwgg7.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7:16:16 | 查看全部
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很轻;
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很真;
采一片清香的粽叶,
包一颗香甜的粽子,
装入真情的信息里,
送给你:
祝端午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7:24:21 | 查看全部
3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7:59:08 | 查看全部
端午到 粽香飘

    从古至今,每逢端午节,不分男女老幼,都会食用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早已成为我国一个传统的民间习俗。
    提起粽子的制作,全国各地也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我市,大部分市民还是比较喜欢用黍米做成的素粽子,使用豆沙和红枣、蜜枣做馅。除此之外,各种创意更是层出不穷。
    家住体育街的徐女士的母亲是位地道南方人,每年端午节她的母亲都会亲手为他们制作粽子,而且每年都会尝试不同的口味。“我跟弟弟成了母亲的试验品,去年她突发奇想用排骨做馅包粽子,虽然味道还算可以,但是食用中一边吃一边不停地吐骨头。”徐女士打趣道,今年母亲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她改用火腿做馅,作为生长在北方的我跟弟弟来讲,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母亲喜欢创新,但临汾口味的黍米粽子更是不能少。”徐女士说,其实,黍米粽子的原料特别简单,只需要准备一些黄米、红枣、豆沙、芦苇叶和细棉绳就可以了。”制作时,首先将黄米用清水泡上三四个小时,红枣也洗净泡软。把清洗干净的芦苇叶在沸水中煮一下,捞出来用凉水冲干净,剪去叶头。然后取出三四片芦苇叶排列折叠成三角形筒状,放入3个红枣和适量黄米,再插入一片芦苇叶,折回来包成4个角的形状,然后用细麻绳扎牢,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都包好后,在锅底垫入少量的碎芦苇叶,将生粽子整齐地摆在上面,加入沸水,将粽子全部淹没,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免在煮的过程中粽子在锅里来回翻滚;用小火煮4个小时即成。煮好后捞出稍微凉一下,趁热时剥去芦苇叶,上面撒上白砂糖,香甜可口的粽子也就可以享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8:07:48 | 查看全部
放下石头吧,屈大夫
1
都说你是抱着一块石头沉入江底
其实,你是抱着一个沉疴的国家
沉入了历史的激流
2
君不见,大浪滔滔
不久前又掀翻了一颗硕大的石头
抓不到救命稻草的人啊
抱着一颗庞大的“东方之星”
绝望的沉陷
3
搅人愁肠的江水
喘着粗气,万古流啊流
汨罗流入了大江,大江流入了大海
泥沙之下,滚动着大大小小的石头
4
撒手吧,大夫
河东河西,石头都没有了棱角
它们积极从水底上岸,仰着
圆润的脸蛋,乐于被玩物者把玩
5
水边的香草濒临绝迹
帝国的美人们面色褐黄
苦蒿圈着故园的断壁残垣
母亲的艾草断了香火
6
你求索的索,置之高阁
(或许曾吊死过嫔妃)
你天问的问,勾号下的石头
成为某个朝代的奠基石
7
放下石头吧,大夫
你把一条江水砸痛,已经很久了
2015.06.18 泉州珑璟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8:10:13 | 查看全部
舌尖上的节日 诗歌及屈原

◎ 一颗粽子的表白

当年 我小心翼翼
抓住一根救命水草
从汨罗河重获新生
灵魂超度 肉体清白

只是,诗人啊
您把那根救命的水草给了我
把灵魂还给楚国
把菖蒲挂在门楣
您背上的那把剑
穿越2300年
依然剑气如虹
在岁月长河铮铮作响

如今 在舌尖上的节日
我找到粽叶 这绿衣美人
找到艾蒿 这烟火浸染的苦和香
找到菖蒲 这忠诚的刺客
找到糯米 这精神的粮食
在故国的江山 我还在找一根稻草

◎诗歌及屈原

循着千年明月
我摸到一根岁月苍藤
和藤上的几枚硕果
《离骚》《九歌》《天问》
上下求索
我摸到您的峨冠 博带 须发
木屐 佩剑  

我还想摸着您怀抱的石头过河
背着酒葫芦
去汩罗河盛一壶糯米酒
楚地月黑风高
我亦不小心失足
没成千古恨
只叹相逢迟

屈大夫 李诗仙
我是带酒来的小二

2012.06.23端午 平潭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8:11:50 | 查看全部
端午怀屈原

涨水了,涨水了
我的洞庭湖我的汨罗河
我的长江我的楚国
我们找不到《离骚》《九歌》《天问》了
大夫的三滴骨血,三块化石
不知道去哪里打捞

二千二百九十年来
水滨的菖蒲
快要割尽
母亲的艾草
一茬茬烧成灰烬
龙舟锣鼓
一波波高涨的潮声
仍驱不尽帝国重重的雾霾

这个雨水盛大的节日呀
我只有用舌尖的味蕾
咂摸,求索

2014.05.31 凌晨泉州珑璟湾

农历五月五日

这一日,逝水再一次回流
一条河流宽阔的水域
适于行舟,也适于覆舟
还适于水漫一座城阙,半壁江山

这一日,野草再一次风吹又生
一坡艾草肥嫩的茎叶
高出河岸,高出青冢
抚摸,残损门楣上的一幅铁环

这一日,石头里打坐的人浮出水面
不《离骚》
不《九歌》
不《天问》

2300年不缀洗濯
灵魂该早已净化成仙了吧
三闾大夫,可否为故国把脉
再上一贴,或一简?

2013.06.10 午   第五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8:12:27 | 查看全部
年年端午年年诗,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