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1

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秉持一份文化自觉

发表于 2015-6-12 00:08: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聚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秉持一份文化自觉
                                            呐  言
                  2015年06月11日08: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多年前,费孝通先生曾这样倡导公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今天,已经有无数的国人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在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世界对于中国的瞩目,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与吸引力。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在许多人的心中逐渐形成。

  当下,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来说,秉持这样一份自觉也尤为重要。

  传播的自觉

  近日,一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走出国门,亮相米兰世博会”的消息令人关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门组成了北京非物质文化米兰世博会参访团,与米兰世博会组委会达成了参展意向。

  应该说,近些年来,武术、戏曲、瓷器、服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对于普及非物质文化知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更好地了解中国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如何更好地提升传播效果,不仅满足于“走出去”,而是追求“更好地走出去”,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就成为当下更为重要的课题。

  更好地挖掘每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提升译文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借助新媒介手段提升传播覆盖率……要做的还有很多。

  保护的自觉

  日前,广州佛山禅城莲升片区汾宁古道近半古建筑被不法拆除的事件引发关注,几天前,广州禅城区政府通报事件处理情况。根据通报,擅自拆除的开发商被处以480万元违约金处罚,并责成复建方案审批通过后两年内完成复建。

  尽管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先考古、后施工”的原则,但强拆、误拆、保护式拆迁……近些年来,文物古迹因“人祸”而被损毁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许多珍贵的古建毁于一旦。这其中有地方利益保护的原因,也有处罚偏软的原因,导致违法者无视法律尊严,以破坏文物作为获利的手段。

  只有不断提高破坏文物行为的违法违规成本,类似的事情才能不再发生。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让更多人对文物保护心存敬畏,形成自觉。

  守望的自觉

  浙江省近日开展的一项致力于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很新颖,号召全国的摄影爱好者拍摄心中最美的“浙景”。

  不是被动听讲,也非单纯受教,而是发挥公众更多的主动性与参与感,在主动走进自然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感受自然遗产的美好,提升守望与保护的自觉。

  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本就多种多样,用最生动活泼的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让公众的眼中所见成为心中所有,挺好。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1日 17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9 18:10: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