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1|回复: 0

银浮选泡沫的观察与判断方法

发表于 2015-6-14 17:53: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银浮选泡沫的观察与判断方法
银浮选的影响因素很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勤看、勤测、勤听、勤问、勤调外,操作工还应经常观察泡沫的虚实、大小、颜色、光泽、轮廓、厚薄等现象,掌握以下泡沫的观察与判断方法:
   1.虚实:原矿品位高,药剂适当则粗选泡沫为正常的实;捕收剂不足,则泡沫发虚;捕收剂过量,则泡沫过实、板结。粗精选泡沫较实,扫选泡沫虚。
   2.大小:气泡大小与矿化程度有关。中泡矿化程度良好。矿化过度时气泡兼并形成大泡;矿化极差时气泡兼并,但易破裂。因此扫尾常见小泡;但后续作业有易浮硫化物或细泥时扫尾不一定出现小泡,起泡剂用量过多时,气泡较小。2号油过量就消泡,捕收剂过量易跑槽。
   3.颜色:扫选尾部多为白色水膜。扫选区颜色越深,金属损失越大。粗选区颜色越深,精矿品位越好。
4.光泽:扫选泡沫呈现半金属光泽,金属损失大;粗矿粒的泡沫粗糙,光泽相对较弱、有皱纹感;细矿粒的泡沫表面光滑,光泽较强。
5.轮廓:中等疏水性矿粒的泡沫,在矿浆表面上刚形成时水分充足,轮廓明显。泡沫在矿浆面上停留时间长,矿物疏水性大,泡壁干枯残缺后轮廓模糊。另外,上浮矿物多而杂,轮廓也模糊。
6.厚薄:起泡剂越多、原矿品位高、浓度大、矿化程度好,泡沫层较厚。矿粒过粗也难以形成泡沫层。精选过程中,为提高精矿品位,应控制较低的矿浆液位造成较厚的泡沫层;扫选过程中,为提高回收率,应保持较高的矿浆液位和较薄的泡沫层,使浮出矿物能立即刮出。
7.脆性和黏性:泡沫脆,稳定性差,易破裂,有时会刮不出来。泡沫过于稳定容易造成跑槽。起泡剂过量、掉入机油、矿泥或硫酸铅等可溶性盐较多,都会造成泡沫过分稳定。
8.音响:精选泡沫刮出时有“沙沙”的声音,说明泡沫中含有大量密度大、粒度粗的金属矿粒。

                                             牛立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