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5|回复: 0

父亲的端午节

发表于 2015-6-18 19:5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父亲的端午节   

第一次和父亲吵架,是在去年的端午节。忙碌的我在下班时候忽然想起那天是端午节,赶紧往老家打个电话,父亲在电话里高兴地说:


“大闺女呀,今年麦收成不错,我和你妈刚从地里回来,虽然现在都用收割机了,但那玩意儿收的实在是不干净,我和你妈又在地里捡了一遍,有半编织袋呢。”


听着父亲的唠叨,顿时觉得很气恼:


“爸,我都说过多少遍了,以后不要再下地了,都多大岁了,还整天干活,能攒几个钱呀,好好在家呆着,你缺啥少啥我给你。”


“可是......


“爸,没什么可是的,都70岁的人了,你要是不听我话,我就回家把你的羊给卖了,来城里和我住吧!”


随后的电话里,父亲便没有了最初的高兴,只是随便的应付着,我便生气地挂了电话。


父亲,高小毕业,年轻的时候在部队干了6年,官至副连长,党员。76年回到地方,听母亲说,那时候安排工作,每月18块钱。因为我们小,还有爷爷奶奶身体不好,父亲就毅然回到家,扛起家庭的重担。后来问父亲后不后悔,父亲说,有啥后悔的,那几年你妈在家一个人照顾着一大家子,太不容易了,在农村虽然挣得少,但能互相照顾。


80年代,因父亲搭得一手好炕,在村里人缘非常好。火炕,在北方农村,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搭的炕,灶火好烧,不倒烟,炕容易热,还能保温。记忆中的小时候,经常能跟着父亲到各家吃饭,因为那时候给谁家帮忙干活,不给钱,管饭。


90年代的时候,我们都陆续长大了,很多事情,父亲还是愿意听我们的想法的,只有上学这件事,父亲却是非常坚持,害的从小就不爱学习的弟弟没少为这事和父亲吵。直到有一天,弟弟实在受不了了,和父亲大吵一架摔门而去,母亲在一旁劝,不上学就不上学吧......还没等母亲说完,父亲就发火了:“你懂什么,现在的社会形势,不上学行吗?才初中毕业,将来能干点啥?”许多年后的一天,父亲才对我们说:“当时让你们读书,是因为我自己没文化,在部队的时候,因为我肯干,技术好,指导员让我去开会,回来把会议内容汇报给他,我不会写几个字呀,光凭脑袋记,那能记住几个呀,那次开会回来,被领导批,后来写入党申请书,也是费了很大的劲。所以呀,咱家就是再难,我也要让你们三个都好好上学。”


直到2001年,弟弟结婚后,父亲便不再出去干活了,但是每天去自家地头溜达一圈是必须的。后来,父亲患上了风湿,腿疼,不能走太远的路,让他来城里住,他嫌憋屈,不如每天在村里舒坦,闲不住的他,把我们给他的钱买了10多只羊,每天宝贝似的养着。


父亲,今年70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依然离不开他的庄稼地,用他的话说,就是习惯了。其实,我懂父亲,不想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生要强的父亲,希望儿孙们都过得幸福。今年的端午节遇见父亲节,我早早的准备好了粽子,希望能赶回家和父母过个节,愿父亲身体硬朗,幸福安康!(股份动力厂   赵海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