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又到一年麦收时
土地流转以后,我渐渐地不再关注种地的事情了。那天突然发现路两旁的麦子已经泛黄,我才猛然意识到又到了麦收时节。
这不,不甘寂寞的微信圈里发了一组麦收时节的图片。那场景太熟悉了,我仿佛又亲历了一次在毒太阳下割麦子;又好像闻到了那新麦子特有的土腥气。
如今,我们只需站在地头,等收割机把麦粒溜到三轮车斗里,拉到路上晾晒后颗粒归仓,麦天也就结束了。我们感叹机械化就是好的同时,更难忘在曾经的岁月里,那至今想起都让人感到害怕的极脏极累的辛苦。
记得小时候,麦收前二十多天,队里就要统一放水泼场、光场。父亲要提前把叉、镰、木锨、扫帚等收麦的用具准备好,并且会早早地磨好镰。天微亮,父亲就带领我们姊妹几个下地割麦了。开始我觉得挺好玩,渐渐地,我就落在了后面,直起腰看看遥远的地头,我有点泄气了,对麦子有了一种恨恨的感觉。多亏大姐帮我割了几行麦,我终于捱到了地头。第一次参与割麦的我,看着手上磨的血泡,一下子品懂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割倒的麦子用平车拉进场后,天已经黑了。劳累一天的我们,夜里还要继续打麦。睡眼惺忪的我们干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有很大一堆麦。这时,已分家的哥哥来了,他一叉一大捆麦往打麦机里送,在他的感染下,我们也睡意全无,抱起一捆麦就往打麦机里送,也顾不上迸出的麦粒打疼脸了。一个多小时后,三亩多的麦子终于打完了。累得有点虚脱的我们顺势躺在了麦秸上,再也不想动了。我盼望自己快点长大,能像哥哥一样为家里撑起一片天。
随着大型收割机的推广,我们终于不怕过麦天了。谈笑风生间,麦天就过去了。而记忆中的麦天劳作以及蕴含其中的童趣已成了难忘的情结。
又到了麦收时节,清闲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感恩我们逢上了好时代!
王社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