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回复: 2

从普通职员到董事长

发表于 2015-6-18 23:02: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欣然

  创业正值春天。在湖北省襄阳市,张建国的企业不是最大,创造财富也不是最多,但他艰苦创业、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感人事迹却广为流传。





  浴火重生





  1967年,张建国出生于鄂豫交界的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父辈勤劳善良的品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自强不息的种子,割猪草、放牛几乎伴随着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1983年初中毕业,他选择了服兵役,复员后有幸被招工在一个国营大企业当工人,又先后在襄州区粮管所、襄阳市市政公司就职,有一份令同时代人羡慕的安逸工作。


  张建国的创业冲动始于1997年那场全国性的“下海”商潮,他与单位签订“两不找”协议,用此前承包机关食堂积累的利润,凑集资金100万元,租赁承包了市区一家中型酒店。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张建国,不料被“签单”拖垮,百万元资产不到一年打了水漂,血本无归。开局失利这重重一击,如当头一棒,张建国彻底懵了:痛苦、迷茫、无奈、绝望……路在哪里?他像一只无头苍蝇,从家乡到上海、到浙江,再到福建、湖南、贵州等地,四处寻找生机,一无所获。一段时期因囊中羞涩基本生活费无保障而无颜见人,时常一个礼拜、半个月不下楼,不出门。他甚至留下遗嘱,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军人出生的张建国终于找回自信和勇气。他决定背水一战,东山再起。


  1999年底,张建国抛弃曾经的酒店老板光环,来到一家本地小房地产公司打工,与其他打工者不同的是他特别注意学习,从房地产开发流程,到工地现场管理要点,再到跟踪项目,都不放过,积累了房地产开发全套管理经验。命运再次考验着张建国,他含辛茹苦跟踪两年多的一个开发项目却无端告吹,“煮熟的鸭子”飞了。


  市场不相信眼泪。张建国没有退缩,继续在创业路上艰难跋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2年,张建国终于跟踪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项目,没有资金,一贫如洗的他“借鸡下蛋”,筹措10万元作保证金与一家大型公司合作,担任了该公司项目经理。对于这命运之神抛下的缆绳,张建国百倍珍惜,他以勇于担当的气魄、卓越的组织才能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抓质量、建工程、跑项目,默默地为所服务的企业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鉴于张建国的突出贡献,四年之后,该集团公司破天荒委任他为副总经理兼襄阳分公司总经理。


  从1998年底酒店倒闭,到2006年峰回路转担任建筑行业公司总经理,张建国八年磨一剑,终于有了一定规模的资本积累,也终于完成了他创业中最困难也是最具挑战的人生蝶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23:03:36 | 查看全部
  

  百姓情怀

  

  在襄州区,人们如数家珍地讲述着张建国情系百姓、善待客户、感恩社会的动人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张建国的北龙集团襄阳分公司承建四川省汉源县援建清溪镇中小学一体化工程。他带领队伍心急火燎赶赴工地,夜以继日地展开援建项目施工工作。他把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融铸于工程建设之中。建筑材料紧缺,千里迢迢从襄阳运到四川;建筑工人不足,从襄阳带过去。工程成本增加了20%,换得的是优质高效工程。

  2009年1月13日,张建国与公司钢筋班班长王安福及同伴们完成了基础工程,利用寒冬休工期乘车返乡时,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灾区群众围住了,乡亲们有的递上刚煮熟的热乎乎的鸡蛋,有的递上自己舍不得吃的苹果、梨子,表达他们对湖北襄阳援建亲人的感激之情。

  2009年7月,经过四川省建设厅认真验收,清溪镇中小学校工程被评为“四川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并荣获四川省建设工程最高奖“天府杯”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通水之际,我们来到襄州区黄集镇青山村,呈现在眼前的是清一色的白墙红瓦,硬化过的水泥路面,一排排孕育春意的意扬分立两边,运动场、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一幅壮丽的移民工程史实画卷在鄂北大地铺展,这是张建国公司承建移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2010年夏天,襄州区南水北调移民房开建,经区建设局推荐,张建国公司负责两个移民点的建设工作。拿到图纸他才知道国家补贴移民建房与预算直接费相差300元/平方米,他承担的两个项目完成,意味着公司将倒贴300万元。张建国承担的工程质量一分不减,标准一项不降,大到工程用的钢筋水泥,小到一颗螺丝钉,他都一一紧盯。仅仅两个多月时间,500套安置房顺利完成,不仅打造了移民建房的样板工程,还成为襄州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提标工程的“龙头”,获得移民和上级部门的交口称赞。

  凌云之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23:03:53 | 查看全部
  东湖湖畔,珞珈山麓,武汉大学MBA课程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张建国第一次坐在高等学府学习。25年前,他在武汉某部服役期间曾作为教官在这里为新生军训,当年他17岁,看着比自己还小的“天之骄子”,仰慕之心和无言的自卑五味杂存。正是这一缘故,他特意选择了在武大读MBA进修班。2009年至2010年近两百个双休日里,他准时出现在教室内,恶补文化和管理理论知识不足的缺陷。

  也正是在这一期间,张建国在思索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继续“背靠大树”过安逸日子;一是作为独立法人成立自己的公司,寻求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他选择了极具挑战性和风险的后者。他找到同样有理想的企业家廉应学等3位同乡商量资源整合,达成共识,“湖北森德润投资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正式在襄州区宣告成立,张建国担任董事长。

  面对激烈竞争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张建国居安思危,审时度势,时刻谋划着怎样加快企业提质升级。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为张建国的企业带来裂变效应。如今,位于襄州的森德润?歌德小镇、荆门一马光彩大市场正有序推进;位于荆门高新区的百盟慧谷科技加速器工业园一期、崇阳百盟一马商贸物流园一期已开园运营。张建国旗下企业从以建筑见长逐步发展为集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建筑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生产总值达10亿元,创造利税近亿元,分别是公司成立之初的10倍,年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

  蜜蜂的寓言是说,它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创造公共利益。张建国说他愿做一只蜜蜂,为人类社会酿造更好更多的蜂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