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业定义:
轮胎翻修工是指使用专用的机器设备和工具对旧轮胎进行打磨、贴合、硫化等处理,重新恢复其功能的人员。
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
(1)检测旧轮胎是否可以翻修;(2)胎体打磨;(3)胎体修补;(4)胎体喷胶浆;(5)炼胶;(6)胎面胶预硫化;(7)胎体与预硫化胎面胶贴合成型及加工;(8)翻新轮胎硫化;(9)成品检验。
职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矿山机械行业以及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各种轮胎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目前我国轮胎年产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位居世界第二位的轮胎生产大国。
我国是橡胶资源匮乏的国家,70%靠进口。据统计,2005年我国轮胎的产量为2.6亿条,产生的废旧轮胎约1.3亿条。这一数字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1年就将产生废旧轮胎2亿多条。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只相当于生产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20%-30%,价格仅为新轮胎的20%~50%左右,而翻新轮胎的性能与新轮胎基本一致。
目前我国有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企业约2000余家,遍布全国各省市和区县,其中广东、四川两省的厂家较多。行业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其中工人约2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0%。在27万工人中,半数以上人员为农民工。长期以来,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水平普遍偏低,生产环境差,行业对外开放的整体力度不大。
近年来,我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轮胎翻修量已超过900万条,比上一年增长12.5%,当年为国家节约橡胶资源9.67万吨,碳黑4万吨,胎圈钢丝1.5万吨,钢丝帘线3.8万吨,帘布1.5万吨,合计节约人民币37.8亿元。
在我国,尚无一所中、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与轮胎翻修相关的专业。在大学教育中,此类教育被列入与化工有关的专业中,主要教学内容是工程和设计。尽管我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近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与马来西亚、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