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0|回复: 2

平凡粽 悠悠香

发表于 2015-6-20 11:3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平凡粽 悠悠香
王琴 来源:临汾日报  
    浓浓亲情季节里,粽子的浓香凝聚了代代游子的情怀。
    有谁能知?屋前的那串粽子,如风铃般的在轻晃着,又似父母的双手,在不停地呼唤远方孩子早点归来。尽管没有风铃的清脆响声,尽管没有父母蹒跚的身影,但粽子的清香味随着空气的悠悠传播,使有着灵敏鼻翼的我们,如闻酒肉穿肠过的快感。所有的学业要求,都变成归家的迫切。努力学习之前,还是先回家过把吃粽子的瘾。
    风尘仆仆中远远地就看见老屋窗前挂串粽子,两眼直往前看,直到手够着,顾不得放下背包,先把粽子吞进嘴里,塞满为止。站在一旁面呈喜色的父母,不无心疼地要我们慢点吃,都是留给我们的,定能吃饱。待馋意解得八分时,又如往年惯常样,双手捧粽,细心观赏,如玩珍藏般兴致不减。
    包粽子的叶是父母从芦苇荡里采摘来的上好苇叶。江南小镇,素有“禾草森林”之称,自然环境中,生命力很强的芦苇,以其旺盛的繁殖和蓄水猛长的劲势,使得每年五月,就形成片片茂密、深厚的芦苇荡。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也随着风扑面而来。在浩浩荡荡的采苇队伍中,有着父母的身影,他们不采苇叶去卖,而是要采得不老也不嫩的苇叶,这样的苇叶包出来的粽子才是最好的。先由母亲在密匝的苇荡里找寻没有丝毫裂缝的苇叶,这样糯米的香味才不外流。母亲一旦寻得满意的苇叶,便告诉紧随母后的高个子父亲去摘两三片下来。
    傍晚时分,父母的双手浸满苇叶的绿汁和浓香。回家赶紧把所采来的苇叶放进早已备好的热水里浸泡许久,这样苇叶才更坚韧,也可摆放几天都不会裂开。然后,父母围桌而坐,开始包粽子,那时没有现在物质丰富,可放不同的点心嵌进糯米里。只有雪白的糯米在父母手里形成窝状,让米粒细细地流进早已卷成不同形状的苇叶里,再用苇叶绕上几圈,扎上细绳,下锅不会松散。
    待全部包好后,母亲就去灶台生火。父亲忙着把或呈三角形、或呈心形的粽子,放置锅里。几分钟,粽子随着旺火也越发藏不住那奇香,弥漫整个屋子。馋得围锅而盼的我们,至今还成为最温馨的记忆。
    现在才知,苇叶包粽,不仅有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世人皆知是怀念屈大夫,更有保健护胃的功效,因苇叶具有清热、除菌、生津、去燥功能。难怪我们吃了粽子,都觉满身通畅,回味无穷,久吃不厌。
    屋前挂粽,早在父辈们就已有之,且是家族传统习俗。早年间,父亲在外从军,难得回来,常想得奶奶涕泪纵横,尤其是到了端午节,奶奶念儿心切,想让父亲也能吃上粽子,就在屋前挂上,梦想她儿军队途经门口时,能顺手摘下就吃。凉风吹得粽子不容易坏,可以挂屋前好几天。虽然父亲军队没来,倒是其香把思母的父亲带回来,奶奶兴奋得夜不能寐。
    自此以后,这习惯一直沿袭到父母这一代,成了盼望我们归家的相思物。
    屋前挂着清香粽,犹如父母心,是思儿念女的深情厚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6:30:01 | 查看全部
屋前挂着清香粽,犹如父母心,是思儿念女的深情厚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7:46: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