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月1日,201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刚刚开始的第一天,一艘名为“东方之星”的客轮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遇难者达到了442人,最小的遇难者只有3岁,让人心痛、悲伤。这起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每一次小小的事故,都会打破和谐的音符,每一起惨痛的教训,都留给亲人永远的伤痛。
当前,煤价一路下挫,煤市持续低迷,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困难期、攻坚期和爬坡期,煤炭企业进入微利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落实新举措,确保安全生产,关乎企业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安全不好,发展不了”,我们要切实筑牢“新常态”下的安全防线。在“市场不温不火、低位运行,企业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新常态下,安全底线守不住,就像往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痛上加痛。稳定的安全局面之于解危度困,如同定海神针,稳定的是人心,聚合的是士气;它更是一种正能量,激发的是斗志,坚定的是信心。
抓好安全工作,首要的是牢固树立安全首位意识,把安全生产法规作为不可触碰的“底线”。要坚持“越是困难越要抓安全”的理念,以各类典型事故案例为反面教材,以案说法,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持续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切实把“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变成每名职工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道工序之中。我们要以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安全法治思维,在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上下功夫,依法治安、依法保安。
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安全弦,时刻树牢“安全是干部的第一责任和政治生命、是职工的最大福利、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的意识,算清安全的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健康账、幸福账,把安全生产时刻记在心头,当作第一要务。各种安全隐患是企业生产的最大敌人,犹如严冬的寒风,无孔不入,也似虎视眈眈的野兽,伺机而动,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必须时刻振作精神、瞪大眼睛、扑下身子,堵塞工作漏洞,提升安全素养;必须时刻如履薄冰、枕戈待旦、鸣钟警戒,增强安全红线意识,防患于未然。要从身边点滴入手、从细微之处抓起,严认识、严作风、严责任、严落实、严考核、严追究,持之以恒地严把安全关口。
长治久安需要常抓不懈。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讲安全、抓安全不能光凭三分钟热度、搞一阵风,必须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要不断在安全措施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和长效化上下功夫、动脑筋,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盯准细节,要坚决消灭看惯了、干惯了的陋习,杜绝管理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以铁面孔、铁手腕、铁制度,为企业安全生产筑“墙”扎“篱”紧“箍”。(杜祥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