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回复: 0

企业生产问题饮料长达五年 主管部门:查处难度大

发表于 2015-6-22 20:34: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日前暗访发现,开封市一家民营饮品企业“傍名牌”生产销售问题饮料长达五年,其“李鬼”饮料销售网络遍布全国。18日记者了解到,目前涉事企业已被整改,但大量问题饮料未被查封,目前不知去向。

  开封市“李鬼”饮料企业能够证照齐全“傍名牌”,并且造假历五年之久而不衰,产品遍布全国,俨然成了“名牌企业”。这家企业为何如此牛气,当地有关部门平时是如何监管的,值得追问。


  目前,郑州市管城区工商、食药监、公安目前只是查封了问题饮料的销售单位—和其正(大连)食品公司在郑州的经销点。整改通知发出后,没有下文,位于家门口的造假企业并未受到实质性查处,为何造假企业会受到如此呵护?

  只需“回味”一下当地政府部门的自我辩白,或许就不难窥见其中的疑点。

  采访中多个主管部门说,涉事企业虽然问题不少,但都证照齐全,“查处难度大”。这是什么逻辑?证照齐全难道是免除监督的金牌?如果这是懒政的托词,倒也罢了,这背后是不是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员有利可图之下的不愿查,不能查,不敢查。

  明目张胆“傍名牌”行为已经存在5年时间,工商机关为何没有发现?开封市工商负责人的回复是:“主要是他们生产的这些产品不在开封销售,未曾发现。”工商打假难道只打本地市面上销售的商品,工厂生产线上的,仓库里的假货难道就查不得?

  而民众举报后,记者找上门来,堆积如山的“汾兰和其正公司出品”饮料这时却不知了去向。问开封市食药监部门,回复是,他们已立即展开调查,并下达了整改通知。而工作人员承认,场内库存饮料并未被查封。如此放“空炮”,是在执法,还是在纵容?

  更有食药监部门的负责人说,“整改不等于产品有问题,无法查封”。这就更不是面对问题应该有姿态,而更像在为非企业背书和辩解。这又是出于怎样一种怪诞的护企情结?

  郑州问题饮料“傍名牌”五年未发现,谁让“李鬼”证照齐全“傍名牌”?公众需要知道问题饮料背后的真相。

  常金沙(公务员)

原标题:企业生产问题饮料长达五年 主管部门:查处难度大
来源:中国青年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