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携程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旅行套餐”的很多操作与预订规则,都符合目前的行业惯例。消费者在预订套餐产品时,预订界面有非常详细的产品说明,方便消费者了解所预订套餐产品的相关规定。携程网称,消费者选择“旅行套餐”,就需遵循套餐产品整体的退订和更改规则,相关退订和更改规则以产品实际显示为准。
针对消费者反映因MERS疫情取消赴韩旅行计划被扣取高额费用的情况,携程网表示,目前国家旅游、外交等部门并未发布韩国旅游警示,韩国旅游并未暂停,按照法律法规,不属于不可抗力。携程网表示,如果旅游者提出退订和改期,会尽量协调供应商和酒店、航空公司等,最大程度减少游客的实际损失。针对通过携程单独预订韩国酒店的客人,因MERS疫情要求取消韩国酒店订单的,携程免费取消。
但消费者认为,“旅行套餐”是典型的不公平格式合同,因为企业在订单中罗列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条款,高比例的退改签费用只是其中一项,多数消费者由于时间等原因,往往不会逐条细看,就直接点击确认同意。
截至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稿,去哪儿网的客服热线始终处于占线状态。
消费者被侵权主因是信息不对称
对于如此多的投诉,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与社会监督部主任陈凤翔分析称,目前,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获知权、求偿权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一些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规避风险打擦边球,甚至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陈凤翔说,特别是新兴的在线旅游,由于存在涉及环节众多、责任相对模糊不清、尚未形成统一行业标准等问题,以至于许多消费者在通过在线旅游网站购买旅游、出行产品后,权益受到侵害,维权难,容易吃“哑巴亏”。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理事芦云表示,现实的情况还有,因为维权成本太高,使得很多消费者放弃维权,这也变相降低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一百个消费者里面只有一两个会要求赔偿,哪怕维权者要多少就赔多少,经营者还是照赚不误,所以,经营者也不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