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济二矿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关键,在全矿创新实施党建绩效管理,通过强基础、明责任、严管理、求实效,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为助推“一矿带两矿”转型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以“三严三实”为尺,夯实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济二矿党委牢牢拽紧思想引领这一“牛鼻子”,把“三严”作为衡量做好党建绩效管理的标尺,把“三实”作为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精心运筹,严密组织,立足实际,制定了“三严三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和安排进度表,明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主要任务目标,严格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的4个关键环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定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三个学习专题,通过采取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专题党课辅导学、座谈交流相互学、自主安排分散学、重点篇目推荐学五种方式统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坚持把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牢牢抓在手上,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认真查找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强化整改措施,一项一项抓整改、抓落实。同时,该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微信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矿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作辅导,召开专题教育工作组专题会议,对全矿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公司关于“三严三实”的决策部署作了具体安排,不断加强了对基层党支部党课辅导,帮助基层单位认真分析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工作上的“漂浮病”,廉洁自律上的“腐化病”,干事创业上的“慵懒病”,“四风”问题上的“易发病”等方面“不严不实”的具体问题,讲清楚“不严不实”的典型问题和表现形式,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具体要求,为各级党员干部查问题、找不足、抓整改指明了方向。
以“三严三实”为纲,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党建,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济二矿党委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不断量化机制建设,坚守责任担当,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和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将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调度和指导落实到人。深入落实党委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科学把握“务实、求新、创效”和“四剂”作用新要求,修订完善加强党建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党建绩效管理考核办法,优化考核体系,建立了“一基、两化、三维度、四方法”运行模式,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督促党支部书记聚精会神抓党建,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考核。二是严格问责机制。推行政工联保制度,加大对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的经常性督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问责、及时纠正,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防止不正之风蔓延。强化反腐倡廉,突出问题导向,注重群众参与,认真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引导党员自觉履行义务,切实发挥党员作用。三是规范支部制度。本着“重联系、重指导、重实效”的原则,梳理修订《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党支部书记集体学习制度》、《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制度》、《政工科室联保制度》四项制度,为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矿政工各科室严格按照政工联保要求,对基层各党支部工作进行包保,精心帮助指导工作,帮助基层理思路、定方向,找优势、定特色,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运作水平和质量。
以“三严三实”为镜,从严管理干部。干部队伍是推进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遵循。济二矿党委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树立“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把践行“三严三实”与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干部自觉按照要求修身用权干事。矿党委围绕矿井中心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四好”班子建设,进一步明确班子分工,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完善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工作体系,提高了班子科学决策和干事创业的能力。组织召开了以“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等方式,班子成员之间开诚布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13项,制定整改措施36项,已全部整改落实。迎接公司对矿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综合考评,并对21个基层区队班子和170名副总及中层正副职管理人员采取民主测评、业绩考核和现实表现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单位性质类别进行了分组考评。深入推进矿井机构改革,对全矿142名副职进行充实调整,其中有13名优秀工班长走上管理岗位。同时,该矿党委针对“一矿带两矿”转型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人才兴矿”计划,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双培双提”工程,以本部教育培训资源优势为依托,建成了山东省煤炭系统济东矿区考试中心,并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了“校企教学资源共享”,为广大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程洁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