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量污染水源产生,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水源地,而且我国现在水设施一般都是二三十年前比较陈旧的设施,水合格率不容乐观,我们将会进入一个水质事故高发期。”今天,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府水价改革方案设计专家傅涛教授做客人民议事厅,畅谈水价问题。
“我们会进入一个水质事故高发期,源水水环境极度恶化,大量污染水源产生,水源地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水源地,现在水合格率是不能乐观的。我们现在提高了水质标准,要求基本上按照欧盟、北美发达国家要求,这也是我们体现与国际接轨对民生负责的表现。但这个标准差距很大,我们水源保护跟水标准之间落差要靠我们自来水行业净化过程来实现,而我们设施一般都是二三十年前比较陈旧的设施,这些不足以应对现在的水源,达到新的标准更不用说了。”
“供水现在涨价的不能是因为亏损而涨价,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约束成本,另一方面,是去提高水质安全。”傅涛解释说,在中国,供水是政府提供给老百姓的公共服务,国际上的基本观点认为供水不是普遍公共服务,国际上一般采用受益者支付原则,一般供水叫全程核算,要通过付费负担基本运营成本,政府有一定的投资义务。遗憾的是,我们十几、二十几年间政府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缺位。政府关于4万亿的拉动投资没有针对水资源的投资,而我们在供水投资领域缺位已经很大,靠原来自来水公司形成的沉淀资产还有社会投资的资本是有代价的,而财政是体现政府责任的补偿性投资,资产成本是零或者是没有成本。这个背景下,因为政府投资的缺位,我们把所有的成本都转嫁到价格上去,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没有尽责到位,但是我们运营全成本是需要消费者支付的,而不能作为全福利让政府来支付,这样不利于节约。
“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有资源价值的,你用了要支付相应的资源价值。污水也是一样,污水是环境事业,是政府的行为,政府收了税还要我们交费,我们原来不处理污水,现在我们处理50%—60%的污水,以后我们要对得起环境,要处理100%的污水,这成本肯定会逐渐增加到价格里面,中国是谁污染谁治理,自来水进入你们家是干净的,然后变成污水,你就要承担费用。”
傅涛认为,按照国际原则,澳门不收污水处理费,均由政府来交,但是绝大部分国家是由消费者来支付。除了污水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理,这两部分将是水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