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楼主鸿雁于2015-06-26 17:26发表的 农资企业转型的“四大陷阱” :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农资市场化的路子虽然比某些行业晚了一些,但之后的产能扩张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有代表性的行业。从98年国家对化肥流通的放手开始,到07年大井喷,短短十年里在市场化流通改革的牵引下,国内化肥供给能力连创新高。这十年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资行业不论是生产商还是流通商想不赚钱都难。但好日子并不长,从08年以后,行业进入了大调整。往日的辉煌不再,农资企业普遍陷入了经营困惑期甚至困难期。未来怎么走?大家都在思考。去年以来一直热炒的农资电商也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心态。谋求脱困的积极在寻找转型的方向:或从经营模式上寻找,或从合作方法上探索。这样的转型思考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可以称之为陷阱。笔者列出的以下四种陷阱,希望能为农资行业的精英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能人陷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