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母亲1959年嫁给父亲时,父亲住的是几平方米的土坯房,而且将要倒塌,房子中间的主梁已经断了,用几根木条撑着摇摇欲坠的房屋。
当时母亲在镇上的机械厂上班,父亲仅仅是个高中生,嫁给父亲的那一年母亲18岁,父亲20岁。父亲家里的条件还不如母亲的娘家,母亲的娘家是中农,在家里母亲还可以住半砖半土的房子,父亲家里的条件对刚刚新婚的母亲来说真是惨了一点。母亲看不上父亲,更看不上那处不堪一击的房子,因此住母亲进了镇上的厂房里,六年没有回家,好在父亲的软磨硬泡终于盼得母亲回心转意。
直到1976年12月在厂子里面当上团委书记的母亲,才在公社领导的帮助下,建起来自己的四间砖瓦房。其时母亲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妈妈,谈起当时的房子,言语中仍然看得到母亲的荣耀,(当时母亲的房子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宽敞气派)。
1986年已经在阳泉铝矾土矿当上工程师的父亲,因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终于获得举家搬迁机会,分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由于孩子多的缘故,父亲在分房的时候名列前茅,得到了优先挑选住房的权利。我们举家搬进了三室一厅70多平米的住房,房子有厕所、厨房设施齐全,比起父亲多年来住的单身宿舍真是强多了。
如今父亲早已经作古,母亲住房的防水层也已坏了,年近七十的母亲说有机会的话真想再买一套住房,只是住房的价格有点太高了,凭她的收入是没有办法买到的。
而今我也早已为人妻人母,结婚时住的房子虽然不尽人意,但是勉强过得去,我和丈夫商量等女儿上大学了再买一处地理位置优越的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