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4|回复: 2

班组要成为文化建设的“根”

发表于 2009-8-5 22:12: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要成为文化建设的“根”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  李延平

     文化建设怎样才能根深叶茂,那就要把文化之“根”深根植于班组,因为班组处于管理架构中的最底层,由此生发出来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其渗透性和影响力最深远。一个企业要想真正“文化”起来,就需要首先把“班组文化”这面旗帜高高扬起。
     怎样让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扎得更深?这就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入手,内外兼修,共同推进。
     大家知道,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熏陶人、改造人、激励人,这也是推进班组文化硬件建设的意义所在。硬件建设往往需要资金投入,投向哪里?投向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上,专业术语叫“VI导入”。不要忽视这些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各类标识、提示、漫画等等,这些识别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班组员工的日常行为和习惯。
     班组文化的软件建设,应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和行为识别系统(BI),这也是两个最重要的系统,也最难为班组员工所接受。它需要长期总结、提炼才能获致,更需要长期引导、灌输才能见到效果。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班组文化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不能脱离开来,要并行推进。两者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不可分割。只有两者之间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班组文化推进过程中,硬件建设容易见到效果,企业一般投入的力量也大,这也是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的一贯做法。软件建设往往费时费力,它需要投入更多的智力劳动,对班组成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一些企业常常因此知难而退,这是很多企业班组文化建设半途夭折的重要原因,也是班组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重“硬”轻“软”的必然结果。
    当然,班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引导、培育和坚持,班组文化建设只有“根深”才会“叶茂”。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石油在推进班组文化建设上,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汲取营养,从抚顺石化“王海班”中提炼经验,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行“五型”班组建设,包括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与和谐型五个方面。一些基层单位结合企业实际,从培育与之配套的“五种文化”入手,积极推进“五型”班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班组提高管理水平的良好局面。目前,“五种文化”促“五型班组”建设在中石油系统蔚然成风、效果显著。
    在推进班组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组成员要成为推进的主力和骨干,不能全靠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安排。班组成员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更要成为班组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在加强班组文化建设中,只有班组成员亲自参与,才不会用错了“劲”、弄偏了方向。班组成员也只有在亲自参与中才会对班组文化更认同,才会更理性地服从文化建设的各项推进要求,确保班组文化推进之路畅通无阻。
    在推进班组文化建设中,还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要注重培育班组的个性文化。比如,有的班组节约工作抓得好,就要侧重从培育节约文化入手;有的班组安全文化抓得实,就要注重从培育安全文化下功夫;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其实,就是要善于把各个班组文化建设中的“长板”做得更长。
    在培育班组个性文化中,也要注重引导班组加强横向交流和沟通,促进班组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其实,也就是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把本班组的“短板”补长,推进班组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22:29:44 | 查看全部
我们单位也有五型班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20:38:28 | 查看全部
恭喜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