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回复: 0

精益生产之标准作业

发表于 2015-6-29 18:10: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资深管理顾问 蒋坛军

  综合大野耐一(精益生产主要创始人)、门田安弘等人的观点,标准作业之主要目的在于:用最少的人数、设备数进行生产、实现各工序同步生产(平衡生产)、把过程库存(持有量)控制在最少数目。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为:节拍时间、标准作业顺序、标准过程库存量。

  在一些未实施精益的企业,其实也已有一定的标准作业基础,例如常见的“生产指示书”、“作业要领书”等,但为了更进一步进行精确管理,精益生产中会常用到“产品流程分析表”、“标准作业组合表”。

  标准作业实施过程如下:计算节拍时间(含生产节拍与装箱节拍)、改善现有产品流程、分析操作员活动与计算人数、分析设备活动与计算设备数目、改善产线平衡率、确定作业顺序、确定标准过程库存、编制和实施标准作业组合表、“水蜘蛛”等。

  节拍时间

  JIT(生产及时化,Just In Time)主张只准时生产客户所需的产品数量,以此来杜绝过量生产的浪费。若想达到此目的,则需要计算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节拍(Takt Time)。

  节拍时间 = 每班可用工作时间 ÷ 每班客户需求量

  例题:每日需要生产400个,当班次可用工作时间为26400秒,则其节拍时间应当为:

  26400秒 ÷ 400个 = 66秒(每66秒生产一个产品)

  原则上,所有工序的生产节拍应该保持一致,否则容易出现生产不顺畅、半成品积压、等待;物料与零配件供应也应该满足生产节拍的要求,过早则易出现库存积压,过迟则易出现等待。

  装箱节拍

  因为往往超过一个的产品会装入同一包装箱内,为了避免做完一个产品就装一次箱所带来的时间浪费,所以装箱节拍与生产节拍不宜相同。

  装箱节拍 = 生产节拍 × 装箱批量

  例题:生产节拍是66秒,计划每次移交20件产品,则其装箱节拍为:

  66秒 × 20件 = 1320秒(22分钟)

  分析现有产品流程

  分析一款产品生产流程的内容主要有:产品路径、工序、工序时间、浪费种类等。其主要目的是清晰识别该产品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各种浪费,并确定和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分析操作员活动与计算人数

  如前文所述,标准作业的目的之一是用最少的人完成工作,故需对现有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把人员所导致的浪费予以消除,然后确定所必需的最少操作人员数。操作人员数的的计算公式如下:

  操作人员数 = 总手工时间 ÷ 节拍时间

  例题:总手工时间为300秒,节拍时间为66秒,则操作人员数为:

  300秒 ÷ 66秒 = 4.5人

  实际上4.5人是不存在的,需进一步改善以压缩总手工时间、或与其它生产线共用一个操作员,要么安排5个人。

  分析设备活动与计算设备数目

  设备活动通常包括装料、卸料、运行,等候等。为了使产线按照生产节拍流畅生产,有必要对生产设备的浪费情况进行分析与改善,以便安排最少数目的设备来满足生产节拍。满足生产节拍的设备数目的计算公式如下:

  满足生产节拍的设备数目 = 总设备生产时间 ÷ 设备运行中的产品件数 ÷ 节拍时间

  例题:总设备生产时间为150秒,每次生产1件,节拍时间为66秒,则满足生产节拍的设备数目为:

  150秒 ÷ 1件 ÷ 66秒 = 2.27 (台)

  实际上2.27台设备是不存在的,需进一步改善以减少总设备生产时间、或与其它生产线共用一台设备,要么安排3台设备。

  改善产线平衡率

  产线平衡率 = 各工序时间总和 ÷(工序数目 × 瓶颈工序时间)× 100%

  应设法进行产线平衡率分析并加改善,以令各工序尽量趋向同步生产(平衡生产)。生产平衡率越高越好。对产线不平衡的改善思路有:

  分担转移: 即把耗时较长工序的工作,转移到耗时较短的工序里去;

  作业改善:对耗时较长的工序进行改善,令其耗时缩短;

  增加人员:对耗时较长的工序增加作业人员;

  拆解取消:拆解作业流程与动作,继而取消对不必要的流程、动作;

  简化合并:采取改善措施,把一个以上的流程、动作予以简化、合并;

  重新分配:从整线的角度审视,把各工序的作业流程、动作、人员予以重新分配。

  确定作业顺序

  为了使作业人员最少化,必须基于产品的总手工时间、生产节拍时间,对作业人员所操作的工序、作业顺序进行平均分配。

  操作人员的作业顺序不一定与工艺流程顺序保持相同,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三个操作人员完成了11个工序的作业,若在传统的产线中,则需要11个操作人员,如此便达到了少人化。

  标准过程库存

  对于有中长期稳定订单的产品,为了满足生产及时性的需要,可保持适量的过程库存。所以,“零库存”的真正含义是: 不保持多余的库存,而非绝对的零库存。

  标准过程库存 = 生产周期 ÷ 生产节拍

  例题:一工序的生产周期是2小时,生产节拍是66秒,其标准过程库存为:

  7200秒(2小时)÷ 66秒 = 109件

  标准过程库存量应设法压缩到最少,以减少库存带来的场地费用、寻找和搬运带来的效率损失、变质成本、滞销后报废的风险等;另外,标准过程库存量一旦可压缩到最少,则现场也会变得清爽,可令生产更加顺畅。

  编制和实施标准作业组合表

  大野耐一主张《标准作业组合表》由现场人员进行编制,理由是他们更熟悉现场的情况,且可借此促使现场人员进行改善。

  《标准作业组合表》的组成包括:布局示意图、节拍时间、操作时间、作业顺序、标准过程库存量、生产周期、作业人员、设备等。

  应定期、不定期抽查《标准作业组合表》的适宜性,以促使作业人员进行改善,不断优化标准作业的水平。

  “水蜘蛛”

  水蜘蛛原为一种可在水面灵活快速行走的昆虫,丰田人将物料配送员称之为“水蜘蛛”,寓意物料配送员可灵活快速在车间提供产线所需的物料。

  标准作业把作业内容精确计算,以促使作业人员最大化专注于能产生价值的作业。但在生产现场,仍有大量的非标准作业,例如物料配送。

  而在实施单件流的状况下,任何一个作业人员花多少时间去取物料的话,则整条生产线的所有作业人员会损失多少时间;若每个人都离开生产线去取物料的话,浪费的时间就更多了。而生产线浪费时间可产生的利润,一般远远大于雇用物料配送员的成本。

  另外,“水蜘蛛”是按照生产节拍来成套供应物料(SPS,Set Parts Supply,即每次按照生产节拍配送一部车所需的所有物料),一旦发现生产线有等待、中断等异常,就可马上看出问题出在何环节,然后马上就可采取改善措施,这亦是实施“水蜘蛛”的重要目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蜘蛛”也未必是人,可以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另外,在一些行业,或不宜每次只基于一个产品来配送所需的所有物料,而可能基于数个或数十个(即小批量流)来配送所需的所有物料。

  “水蜘蛛”的实施基本步骤为:识别产线对物料配送的要求(单套、多套、节拍时间等);确定“水蜘蛛”人选和数目;确定线边仓位置和容量;确定配送路径;确定物料容器的规格;确定搬运工具;确定产线接收物料的位置与方式。

  实施“水蜘蛛”有助于产线实现效率最大化;可促使标准作业得以顺畅运行;可通过与节拍时间的差异来判断产线问题之所在;成套供料可大幅削减漏装、误装的机会等。

  若生产不能实现标准化,则各人员、各工序的作业节拍、过程库存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于是精益生产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也就失去了根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