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最初第一条国家重点工程陕京管线的一名技术员做起,到成为辽河油田管道施工史上最长线路西三线的项目经理,在24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参加过18项国家重点工程,成为国家长输管道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目前,作为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克深天然气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执行经理,为辽河油田开辟新疆市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郝玉军。
2013年11月,受公司任命,郝玉军担任了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建设史上最大规模,同时也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塔里木油田克深天然气处理厂项目执行经理。
克深区块是塔里木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战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克深处理厂建成后年处理天然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但因厂址是建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远离油区驻地,再加上洪水肆虐、酷暑严寒等外部环境,施工条件恶劣,给项目管理带来重大的考验。 2014年年初,他先期带队顶着漫天白雪来到新疆广袤戈壁滩,筹建项目驻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一座千人规模的标准化营地,保证了项目在规定的3月20日开工。
物资采办、双相不锈钢管线焊接和大件吊装是制约施工的关键。克深项目涵盖60个大类,上千个品种,其中仅管阀件就6000余件。为了保证材料及时准确到场,郝玉军主持和参加各类物资采办工作专题会多达80余场。
针对双相不锈钢管线焊接工艺较新、技术要求非常高这一难题,郝玉军安排技术人员优选100多名焊工进行长时间技术培训,并开展“小比武”、“绩效考核”等,调动电焊工劳动积极性,确保了全场工艺管线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6%以上。
为了较好地适应塔里木油田的安全管理模式,他先后30余次为9大专业32个施工机组进行安全培训。在项目上逐步规范实施了“五小票”制度、内部许可升级管理、属地管理等机制。在库车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组织的5次综合检查评比中,这个项目部在10家施工单位中摘得了“五连冠”殊荣。今年6月18日,项目还代表辽河油田作为“塔里木油田基建系统安全文化推进”唯一标准化现场进行了集中展示。(李 杰/ 刘永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