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 14:40:01
|
查看全部
三、企业管理领域
即使是企业内部管理,重视速度也是很必要的,如一家美国著名企业聘请曾成功改造通用电气两家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娜黛丽为企业进行改革,但因为这家公司抱残守缺,维护个人利益的人众多,而娜黛丽采用的又是步步为营的改革措施,使改革进展的速度很慢。不久,企业中一些人以改革进展迟缓、没有成效等理由攻击娜黛丽,最终使改革失败。而同期的另一家企业进行整改时采用的就是闪电战,在企业中反对势力还没有反应过来,找到对抗方法时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上级及基层的支持,此时反对者在提出反对意见却为时已晚,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而企业内部管理的速度可以直接影响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如一家制药厂的一线人员敏锐地发觉了PPA感冒药事件所能产生的商机,迅速向公司反映,可公司中反应迟缓,周四提出的建议,待到下周一的会议上才被讨论研究。在反复论证探讨的会议中,早已错过了市场先机。
速度对一个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包括企业的战略发展都要把速度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比如软体与互连网行业,如果不把速度作为重要的战略参考因素将很快被市场淘汰。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商,其战略思想是准备推出一款超越以往所有网络游戏的完美网络游戏产品,于是潜心开发,但另一家网络游戏开发公司的战略则是抢占先机,而后再不断完善产品。于是在产品还不很成熟时即推出了产品,即使不十分成熟但在当时来讲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于是拥有了大批玩家,等那家追求完美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对产品达到了满意后准备上市时才发现,市场已经被别人占领,自己的游戏上市需要玩家付出高昂的转换成本,获得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于是在消耗了大量投入后计划破产。沃尔玛通过提高商品周转速度,使资金一年可以周转48次,是同行的几倍,也因此获得了经济学很难解释的赢利速度。
站在战略的高度看速度
现在提倡速度制胜的观点很多,快鱼吃慢鱼、速度为王等管理、营销论点层出不穷,但在市场实际应用中,往往差强人意,不是创造不出领先的速度就是有了速度却并没有转化为价值。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追求速度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速度更是对抗规模的最佳策略,但关键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多是只把对速度的追求落实到了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上,这样局部的追求速度极容易受其它环节影响而失败或成功了局部却失败了整体。想使速度产生作用和持续性,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速度的应用,而后管理协同,营销落地,这样才具有实用性并容易获得成功。我们来看看韩国三星电子是如何利用整体速度战略来成就三星产业帝国的。
行动迅速的电子产业巨人
今天的三星电子集团被公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这个电子领域巨人的崛起是由10年前一个战略决策的改变开始的。三星上世纪九十年代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小企业,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下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于是大幅调整整体战略。首先从模仿对手开始,然后在快速地超越对手,速度制胜是三星成功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三星这一战略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三星首席执行官尹钟龙表示:“我们在初创技术的商品化方面一定要做到最快,因为,速度是所有易过期商品的关键所在。比如,无论多么昂贵的鱼过了一两天都会很便宜,对生鱼片商店和数码产业而言,速度就是一切。”
三星没有发明第一部手机,但是制造了最多品种的手机,每年新品手机高达100多款,而诺基亚只有20多款;三星并不是MP3和数码相机闪存的先驱,但是三星现在却通过迅速研发,不断领先而领导着这两个市场;三星没有像高通那样开发出CDMA通讯技术,但是三星领先使这一标准在亚洲商品化。三星在彩色电视、录像机、液晶显示屏、内存等领域都是全球领先,手机仅次于诺基亚,在DVD播放器领域正紧追索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