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 14:57:48
|
查看全部
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造成工作量的消减,相反,赵菁接踵而来的压力来自公司一日千里的业务发展,在这样的速度下,如何让宝马的人一起跟上公司的快速发展,并因此设计出更加具有战略影响力的HR策略,这些都为赵菁提出了更大挑战。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宝马的招聘人数几乎每年都在翻番。今年,由于经济的整体复苏,公司更是增大了招聘力度,在汽车行业人才稀缺的中国市场,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实现,而赵菁以前的猎头经验,成了她最大的财富之一。
赵菁战略性的HR理念也是在那时形成的雏形。“在我们只有一个办事处的时候,HR的职能就是招聘、组织培训、绩效考评和发放工资,我甚至会拿着工资条一个一个送到员工手中。而这之后,我会发现,薪酬管理战略、招聘、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是多么具有专业和战略意义的事,作业务的合作伙伴才是HR存在的价值。”
传递喜悦
让不少汽车企业羡慕的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有着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的内部关系。而他们的HR也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有一年在和华晨宝马的同事计划未来一年薪资增长预期时,两个人约定,把涨幅写在手心,然后同时展开,他们竟然得出了一样的数字。“这看似是拍脑袋,但更是因为多年的经验积累,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就像三国里的‘火攻’!赵菁相信,HR更依赖感觉和经验,当专业度足够高并有经验积累的时候,甚至可以因此升级到直觉层面。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除了和人才发展相关联的模块,文化建设也始终让赵菁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幸运的是,在自己不断实践模索的过程中,宝马的许多成熟理念同样可以帮助到赵菁。“一个蛮有趣的例子是,由于宝马是个时尚尊贵的品牌,我们的员工对自己的行为、着装非常重视,即便只是去个小餐厅,他们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装扮不得体而让宝马的品牌文化有所玷污。”
这只是文化的一个外在显现。宝马品牌价值中的核心是“悦”文化,在他们看来,“悦”的概念极其广泛,除了品牌口号中的“尊享驾乘乐趣”,对内部员工,快乐幸福的工作同样显得尤为重要,赵菁希望可以将这样的愉悦感渗透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而今年,这种“悦”文化更是被宝马中国注入了更多东方元素,比如,他们对外将“悦”字的形象用毛笔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希望将这种品牌核心理念用中国化的方式推到中国市场。
赵菁自己很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将东方文化融入到企业的HR管理中始终是赵菁追求的一部分。就在不久前公司与北大国际MBA共同开发的“领导力发展培训”项目中,赵菁特别要求对方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比如在“领导者的自我认知”的课程中,不仅强调了美国管理学的最新理念,同时还结合了中国历代名流的管理经验。
这个项目还特意采用了教练的模式,即每门课程都由北大教授和宝马的一个高管共同承担。也就是在“领导者的自我认知”这门课程中,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还特意分享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这位来自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德国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与欣赏同样鼓励了赵菁。
“对我来说,这真的很幸运,而且这种理念的支持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倡导宁静喜悦,总裁经常会对别人说,赵菁心态平和了,公司就会喜悦宁静。当然我也并不指望所有人都说我好,但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所有认识我的人可以有更加健康的人生观,人生观理顺了,人就会有种海阔天空的感觉。”
而且宝马有非常系统的流程,很多事情动用流程就可以告诉赵菁是否可行。所以,赵菁从不会指着别人的鼻子和对方对峙,她认为那是态度上的纸老虎,而做事情要看效果而不是形式,通过柔性的方式同样可以表达尊重,推进工作,这也是对“悦”文化的一种诠释。
宝马在这方面的投入同样是巨大的,比如公司有许多员工关爱活动,为的就是让大家感受到宝马的“家文化”。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宝马同样有所建树,汶川地震后,公司还特别成立了爱心基金,赵菁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义工。在四川,她同大家一道与灾区儿童结对,为他们的成长做好心灵陪伴,这种实现自身价值喜悦是通过其他方式难以获取的。
“所以HR是永无止境的工作,我总会有兴奋点,总会有更高的追求。虽然在宝马已经有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了,中国也有机会让我到业务部门去尝试,但是我还是对HR难以割舍,我也从没有认为这是个边缘化的领域。”赵菁也相信,帮助人、培养人和发展人正是她最为重要的人生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