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 15:00:30
|
查看全部
  空调换氟自己加
  
  “运输队11名机修工,年龄最小的49岁,最大的今年9月退休,多是50岁以上的老员工了。今年分公司降本增效,他们做得最好。根据工作安排,他们从5月8号开始启封设备,对几百台车辆和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没有外聘一个人,全是自己干。与过去相比,这1个多月少聘10多个汽修工,人工成本就节约好几万。”
  “野外运输车辆的空调每年要添加氟里昂,过去都是到外面加,一个队几十辆车每年加一次下来要花2万多元。6个队就是10多万。今年机修组经过市场调研,只花了4000多元买回加氟的机器,加一辆车的成本只花100多元。把近200台运行车辆全部加完才花了几万块钱。”
  谈起今年的工作,川庆物探第四运输队队长何晓勇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工作中凡是能够自己做的就不拿出去做,尽量不让资金外流。小型吊车的电瓶过去都是拿出去充电,今年花了1800元,买回充电器自己充了。过去项目一启动,每个队要雇请10多个司机,6个队雇请70多个。今年启动的前2个项目,到现在为止没有外聘1个驾驶员。运输队80多名驾驶员一个人要管两台车,根据工作需要,有时手头的车刚一停下就去开另外一台车,工作十分辛苦。运输队的领导,一旦工作需要也驾车送人送料。
  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一切都围绕降本增效,节省开支。山地分公司经理刘帆说,分公司今年的经营管理压力很大,工作中员工们点滴节约抠效益的做法让人感动。特别是那10多名机修工,今年一个人干了往年几个人的活,宁愿多吃苦受累,自觉为企业出力分忧的精神,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突破不了的难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