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鲍店矿,机电制修厂女工王燕最近很“火”,不仅因为今年刚获得济宁市“劳动模范”称号,更是因为她的创新“点子”陆续变成了“金子”:引进数控切割机先进的加工技术,将火焰切割效率提高5倍,增创产值达200余万;利用皮带机涨紧电机减速器,完成矿大门电力拖动改造,节约150余万元;研究的《提高梭车配件合格率》、《提高电动机修复合格率》等课题运用实践中,每年节约材料费10万余元……
像王燕一样,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鲍店矿“创客”大军中。综采二区高级技师王维福,先后完成“采煤机控制动力载波技术应用”、“架空乘人装置托绳轮改造”等多项成果,有6个操作法得到命名推广。综采一区职工曹庚军,参与研发30多项技术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达数百万元,编写的《综采电气使用维护与事故案例分析》、《综采电工知识题集与解析》书稿,成为矿综采电气使用维护方面的员工培训教材。据统计,2014年以来,该矿职工共创新创造600多项技术成果,撰写科技论文近400篇。
“创新是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落地开花”,年初,该矿党委书记赵玉珠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强调。这个矿相继出台了《技能人才管理办法》、《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计划》、《关于基层单位技能比武奖励办法的通知》、《征集“金点子、银点子”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职工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措施。制定群众性创新创效成果评选办法,即按照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安全及综合五大专业,分安全效益型、经济效益型、社会效益型三大类别,由工会牵头进行动态评选奖励、半年表彰、年度重奖,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五小”革新、“巾帼岗位技能登高”、QC小组攻关等技术创新活动,今年以来,该矿共组织技术比武80多场次;5月29日,又举办了首届“绝技绝活”展演,评选表彰了23个优秀项目。
良好的创新创效环境,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目前,全矿在聘学科带头人4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能人才及首席技术63人,中高级工及技师比率达55%。同时,一个个创新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ZY6800支架推移连杆的改造,累计节约成本20万元;SDJ80皮带机机尾架的研制,年创效益15万元;运转工区“李洪启创新团队”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优化,使主井单箕斗提升运行时间缩短了1秒,每年多提升10万多吨原煤、创效益5千多万元;今年4月,该矿成功试用了集团公司首套智能永磁电机系统,每年可为矿井节约材料费、电费达55万元。综采队研究的“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课题被省煤炭行业协会评为特等奖,综掘一区研究的“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
据悉,7月份,该矿创建的“双创”基地将正式启动。该基地是对采煤、机电专业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系统整合,以“创新、研发、攻关、传艺”为宗旨,为职工搭建起“融入中心、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建功立业平台。在这个基地,技术专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得以更好发挥,职工群众创新创效热情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提升。(林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