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3|回复: 8

邮票上的齿孔是干什么用的?

发表于 2015-7-2 22:53: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982717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邮票齿孔虽然易被忽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那些小齿孔不失为邮票的一个最醒目、最易识别的标志。人们一看到齿孔就会想到邮票,而不会误认为是火花或藏书票一类的东东。当然,也有一些邮票没有齿孔,但毕竟是少数。这些齿孔除了便于撕取等实用作用外,还可以发挥鉴伪作用。邮票齿孔发明于一个半世纪之前。因其形状、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设备不同,邮票齿孔也就种类繁多,特征各异。

  1.齿孔的方向

  邮票的打孔方式有线式平台、梳式平台、整版平台、滚式、轮转模削式打孔(后三种均是棋盘式打孔)等。纸张的前进可能会导致打孔出现一些异常,如双重打孔、梳式打孔错位、票幅变化等,因此齿孔也是有方向的。而我们所见到的邮票的横竖是和图案相关的,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要混淆。因此在表示票幅时,笔者用“·”而不是“×”连接。

  2.邮票齿孔防伪和区分版式作用的发挥

  齿孔度数仅是邮票齿孔的多项属性之一,此外尚有打孔器类型、打孔方式、孔径等。伪造者很难将孔针平均分配,或票幅差异,或由于孔针数不一样(如伪造纸张强度不够),而与真邮票齿孔度数不同。异形齿孔更增加了伪造者的难度。伪造的邮票由于切削压力不足,齿孔处一般不易光滑平整,纸屑消除不干净等等。齿孔防伪性只是一般,不可仅凭它判定真伪,而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 22:53:30 | 查看全部
  3.莫名的整数情结

  可能对邮票齿孔度数定义不了解,有些人以为非0.5度的齿度不是“整数”,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人甚至为了让齿孔度数为“整数”,而刻意选择票幅和齿孔个数,观点是可笑的。齿数安排主要由孔径、纸张强度、美观程度、习惯等因素决定,没有理由为一个“整数”齿度值而束手束脚。齿孔度数是一种密度的表示,与是否整数个齿孔无关,自然可以是小数,且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都是小数。

  即使非整数个齿孔也是存在的,早期用线式打孔器打孔的邮票,边缘某个不完整齿可能就是完整齿的几分之几。但由于齿孔是间断出现的,不好判断,一般不这么计算齿孔度数。

  4.异形齿孔齿度的测量

  采用“延续”的办法:用两枚同样的邮票相叠,如果齿孔可以延续重合(1998-15T《何香凝作品选》、普30《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是重合的),再数票幅内共有多少个齿孔(包括延伸部分),再用第二种方法计算即可。如果不重叠,则测量若干个齿孔内的距离,再用公式计算分段齿度。

  5.粗齿、细齿似应称为疏齿、密齿更为合理

  集邮界习惯上将齿数更多的《民居》普票称为普民居细齿,看似直观方便,但不太科学。这涉及到孔径是否决定齿孔度数的问题。孔径大了可能影响孔针安排数量,从而间接影响了齿孔度数。但孔数才是齿孔度数的直接决定因素。如普29万里长城(明)5分票的纵向孔针较大,因此可以观察到每个齿都比其他长城普票细小,但齿孔度数是一样的。这个“细齿”和通常所称的“细齿”涵义是不一样的。为避免混淆,笔者建议称之为“大孔”,而将相同邮票齿孔度数较大的情况称为“疏齿”,从而避免粗齿、细齿的称谓。(文字整合《中国集邮报》相关文字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0:08:33 | 查看全部
小小邮票齿孔,蕴含丰富内容。长见识,分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00:32:3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ZX68于2015-07-03 00:08发表的  :


            小小邮票齿孔,蕴含丰富内容。长见识,分享了!
                  
谢谢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7:49:50 | 查看全部
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09:26:3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5:44:0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wcfyyq666于2015-07-03 07:49发表的  :
长知识
以前还真不知道是干 什么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5:44:2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风声于2015-07-03 09:26发表的  :
        
谢谢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7 23:05:46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